孩子,家是人们落脚的归属和安全感。越长大越发现,我的世界里哪里都可以是家,哪里又都不是家。
家是有亲情的地方。什么叫亲情,用婚姻契约约束在一起的男女就算是亲情吗?用法律道德捆绑在一起的责任义务就是亲情吗?以血肉相连为理由的“绑架”称得上是亲情吗?家是有温暖的地方。所谓的亲情或许就是赠予方不求回报的付出,这种默默的奉献和真诚的付出会让接收方产生温情,感受到的温情多了就知道在那个人那个地方能获取温暖,进而产生亲情。
亲情同友情、爱情一样,是双向的。互相的真诚的交换和奉献,才能长久与和谐。可是,有多少人,趋于自私自利性,打着亲情,友情,爱情的幌子,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人多付出,从而进行不平等的交换,以更多的满足自我需求。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结婚又离婚的人会这么多?含辛茹苦扶养长大的孩子会弃老人于不顾?以血肉相连的兄弟姐妹会反目成仇?一个人的所有社会关系中,以亲情为纽带的连接是最坚固的,然而,有多少人或多或少的失去了亲情的防线。就像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很多的人会对最亲近的人最凶?
每一个人最初或者始终都是独立的个体(从最初的婴儿到尸体都不过如此)。只不过生命的过程里,有的人因为血缘聚集到了一起,这是先天无法改变的(天命)。有的人因为聊得来找到了知己,他觉得这个人懂我(后天的情感需求)。有的人因为物质和利益,捆绑成一个团体(纯粹利益关系)。个体时刻穿梭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连接线上,不断的给自己织网,破网,织网,破网…织网是为了找寻安全感,不至于坠落。破网则又是无可奈何的坠落。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破网?试想一下倘若每一个人都可以活成**,在人类的江湖里,还会有那么多腥风血雨,鱼死网破吗。我始终相信人性本善,又坦然承认人性的弱点之一,自私。阴阳八卦讲求平衡,就像简单的翘翘板一样,要想平衡,就要输入和输出一样多。每个人都在力求保全自我,出于自我保护意识,都不愿意沦为弱势的受不公平待遇的一方。所以,就算是看起来最固若金汤的亲情,也抵不过付出与收获长期不平衡的腐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旦有了自私的行为,不加以控制,大厦将倾,人走茶凉之时,悔恨也于事无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不由衷和痛楚,都有自己为自己而生活的权利。所以,无论跟谁多么亲密,都要保持一份尊重,一份真诚,一份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一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人之所以深陷痛苦的原因,离不开自以为是。
世界是一个大格局,人如同蚂蚁一样渺小,又好似整个世界。每个人布好一生的局,走好一生的路,着实不易。只希望别离开初衷太远,别被困难打败,别让虚无的假象蒙蔽心智。人生充满大风大浪,愿每个人的世界都安好。
从一个地方走出去的人,往往带着某种即或是若隐若现却也根深蒂固的相同印记——一句外人不解的俚语,一个坊间独传的奇谈,一种耳濡目染的趣味,几道别有风致的菜肴。不论日后经历舛顺,这点源自骨血的习性保不准哪天会突然钻出来,使人缅怀之余,想要复制过往的一天,一季,一年。这个“地方”往小了说是一个宅区,街口,往大点讲可扩至一个乡镇,一个县市。后者更容易留下时间难以磨灭的烙印——乡音。一句土语,就是站在一方土地上掷地有声的回响,是初志萌发的起点,是洞敞心扉的华章。一开始觉得它有多土多难听,到最后将以数倍的程度称赞它有多美多动听。听人自褒母语便是官话,不知方言音味。撇去那点与生而来的骄傲,未尝不是莫大的失损。
出去的人早晚要回来。不必衣锦荣归,不求助益左右,在那片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