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扫清障碍(7 / 15)

波可汗与沙钵略可汗结下怨恨以来,阿波可汗势力逐渐强盛,东抵都斤山,西越金山,这一广大地区的龟兹、铁勒、伊吾各国以及居住在西域的胡人部落都归附了他,和达头可汗玷厥一起号称西突厥,并时常劫掠东突厥摄图。

摄图今非昔比,在突厥民族中丧失了话语权,又怕周边的契丹人趁火打劫,只好遣使向“岳父”杨坚求救。

“希望陛下能允许我们率领部落南下,在白道川一代居住。”处罗侯哀求道。白道川,也就是白道旁的川流之地。白道,正是之前摄图被杨爽击败差点被活捉的地方,摄图认为这里是隋军武力能庇护的地方,所以要来这里定居。

杨坚心中高兴,先看了看长孙晟,长孙晟点头示意,杨坚这才同意。

于是,杨坚命令晋王杨广发兵接应,并供给他衣服食品,赏赐他车驾服饰及乐器。摄图借助隋兵到来的声势,率军向西攻打大逻便,打败了他。

“摄图无耻,借助汉人来攻打我们,如何是好?”玷厥问。

“叔父放心,摄图一心向南逃遁,他不过是强弩之末,只等他一走,我们就可以洗劫他的后方。”大逻便笑着说。

果然,等摄图跟着隋军南下后,大逻便、玷厥二人尾随而来,抢劫了许多牲畜自己摄图的妻儿老小。摄图满脸委屈向杨广诉苦,请求出兵回击。

十七岁的杨广血气方刚,急忙向王韶、李彻征求意见:“这次可以回击了吧?”去年摄图遣使来认“岳父”时,他就想半路伏击了,因为杨坚不许才作罢。这次,军队遭受到西突厥的进攻,杨广坐不住了。

王韶知道杨广急于表现,笑着说:“我们的任务不仅要护送沙钵略可汗到白道川,而且要保全沙钵略可汗财产的完整,不然他到了白道川,怎么生存呢?”

“对!”杨广两眼放光,他又看了看李彻。

李彻上次力排众议,支持杨爽,跟着李充去白道偷袭摄图,大获成功。这回,李彻毫不犹豫选择了支持杨广,对西突厥坚决回击:“西突厥认为我们一心南下无力回击,而有恃无恐。我们可以在山谷处,伏击他们,他们一定大败!”

大逻便确实低估了隋军的决心和战斗力。李彻按计划行事,在山谷处设伏,西突厥惨败,不仅丢失了之前摄图的妻儿老小和牲畜,反而自己的牲畜也损失惨重。杨广做主,将这些战利品全部交给摄图。

摄图喜极而泣,想不到杨广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想不到杨坚这个汉人皇帝如此厚爱,竟然帮忙帮得这么彻底!一个字:服。到白道川后,摄图和杨广订立盟约,当场表示臣服隋朝,并写了一道奏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大突厥伊利俱卢设始波罗莫何可汗臣摄图言:大使尚书右仆射虞庆则至,伏奉诏书,兼宣慈旨,仰惟恩信之着,逾久愈明,徒知负荷,不能答谢。伏惟大隋皇帝之有四海,上契天心,下顺民望,二仪之所覆载,七曜之所照临,莫不委质来宾,回首面内。实万世之一圣,千年之一期,求之古昔,未始闻也。

“突厥自天置以来,五十余载,保有沙漠,自王蕃隅。地过万里,士马亿数,恒力兼戎夷,抗礼华夏,在于北狄,莫与为大。顷者气候清和,风云顺序,意以华夏其有大圣兴焉。况今被沾德义,仁化所及,礼让之风,自朝满野。

“窃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伏惟大隋皇帝,真皇帝也。岂敢阻兵恃险,偷窃名号,今便感慕淳风,归心有道,屈膝稽颡,永为籓附。虽复南瞻魏阙,山川悠远,北面之礼,不敢废失。当今待子入朝,神马岁贡,朝夕恭承,唯命是视。至于削衽解辫,革音从律,习俗已久,未能改变。阖国同心,无不衔荷,不任下情欣慕之至。谨遣第七儿臣窟含真等奉表以闻。”

去年摄图给杨坚写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