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轮到元谐了,杨坚冷冷地看着他。
出于求生的本能,元谐突然转移话题:“陛下威德布于四方,臣请求带兵出征,捉拿突厥可汗为候正、陈叔宝为令史。”侯正是侦察兵,令史是低级办事员。元谐的意思就是让突厥可汗、陈叔宝来给杨坚当小弟。
“元谐你好大的口气!我隋军前年八路反击突厥,虽然是大胜而还,也没能捉住突厥可汗。你把我大隋将士置于何地,把陛下置于何地?”虞庆则这帽子扣得大。
“是呀,元谐你未免太狂妄了吧。”杨雄、高熲等人也说。
这时候,大家都看向杨坚。杨坚冷冷地说:“朕讨伐陈国,是伐罪吊人,并不是向天下人夸耀权威。你的请求,并不是朕所愿意的。况且突厥人不知山川地理,怎么能侦察?陈叔宝昏聩糊涂,怎么能被驱使!”
杨坚的意思是突厥可汗、陈叔宝连给老子当小弟都不配,杨坚更狂!元谐听了这话,再也不敢开口了。杨坚免去了元谐的一切官职,以示惩戒。几天后,赵绰传达了杨坚的旨意,将王谊赐死在家中,时年四十六岁。至于兰陵公主,杨坚夫妇准备给她重新物色一个新丈夫。
2.打击豪强
开启杀戮功臣后,杨坚并没有过上舒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年,关中平原又遭遇了饥荒。杨坚不得已,只能带着官员百姓跑到洛阳去逃荒,也就是去洛阳蹭饭。杨坚多次的逃荒经历也被载入史册,他也被称为“逐食天子”。
五月二十九日,君臣一行在洛阳吃饱饭,开始聚集在一起讨论对抗饥荒的办法了。
“如此下去可不是办法,你们没有听说么,朕被民间称为逐食天子呀!我们得想个办法,可以长期应对天灾才行。”杨坚望着大家。
高颎说:“现在广通渠已竣工,以后长安到洛阳便畅通无阻,是时候在河流沿线修建粮仓了,一来可以供养军队,二来又可以在荒年赈灾!”
“高仆射所言一举二得,势在必行,臣附议。”苏威大力支持。其他官员也赞同。
“嗯,很好,”杨坚点头同意,“可是,粮食怎么来征收呢?”
度支尚书长孙平上奏说:“请下令民间每年秋天一家拿出粟麦一石以下,根据家庭贫富状况订出等级标准,每社民户所交纳的粮食就储存在当社,委派社中官吏负责查核,以防备荒年,名叫‘义仓’。”
长孙平来自洛阳长孙氏,是长孙俭之子,之前参与过诛杀宇文护,杨坚篡位后,他跟随家族一起投靠了杨坚。
长孙平的建议切实可行,大家一致表决通过,杨坚下令,州、县都设置义仓。
粮仓的修建十分科学,没错,设计者还是我们的老面孔宇文恺。粮仓的选址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这里水位较低。修建的时候每一道步骤都很细腻,当时人们封存粮食时,采用的是席子夹糠法,(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烤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面铺上木板,木板之上再铺上席子,席子上垫谷糠上面在铺席子),使粮窖隔温保湿。
粮仓建成之后整个洞穴都被火烤干了,这就导致了粮仓内十分干燥,不会产生寄生虫和水分,为粮食存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储存环境。据说在专家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粮仓下面还有粮食谷物,神奇的是,没过几天种子意外的发芽了。
除了州县的地方性义仓,随着广通渠的竣工,天下的物资都可以运到关中,杨坚下诏在长安到洛阳运河、河流沿线修建大粮仓,以储存粮食。杨坚及后来的杨广,父子二人先后修建了广通仓、洛口仓、回洛仓等国家级粮仓,这又是历史上的一次大工程,其历史地位可以和大兴城、大运河相媲美。这些粮仓累积的粮食,可以供全国吃五六十年!这是后话。
修建粮仓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当时百姓多向官府谎报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