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斛律光死(9 / 10)

,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宇文邕当机立断,派出杨荐、王庆等人出使,表示哀思和悼念。

送走了杨荐等人,阿史那库头又会见了北齐的使者,接受了北齐送来的大量礼物。儿子庵罗不解地问:“父汗,我们不是和周人联盟了么,为何还要接受齐人的财物?”“呵呵,你懂什么?如今周齐相争,他们侍奉我们突厥正如两个儿子侍奉父亲,只要南面这两个儿子经常孝敬我,我就不怕贫穷了。”库头笑道。

“三哥的意思是,让周齐去斗,我们坐收渔利?”褥但问着。

“对了,现在的局面和二哥(俟斤)在世时不同了。之前齐国有英雄天子(高洋),齐强周弱,我们才一心帮助周国;现在,周国迅速崛起,齐国有衰弱的迹象,我们不能再坚持过去的法度。时移世易,我们不能固执地和某一个国家联盟,要超然于外。所谓‘兵者诡道也’,这就是汉人的智慧。”库头娓娓道来。

听了库头的话,侄子摄图、大逻便、步离都表示佩服,虽然叔叔抢了自己位置,大逻便也不好说什么,他知道突厥在库头的带领下一定会继续走向辉煌。

北齐这次出使的成员中,有一个叫惠琳的和尚。在宴会上,惠琳告诉库头:“齐国富强,都是因为有佛法。““佛法是什么?”库头好奇地问。于是,惠琳就详细和库头聊起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等学说,库头听得入迷,这算是突厥人第一次接触到佛教。

“好!”库头拍案而起,他意识到,要持久统治突厥部落,宗教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北齐使者走后,库头开始兴建佛塔,派人去北齐求取《净名》、《涅盘》、《华严》等佛经。库头本人也带头皈依佛门,大力在突厥推广佛教,他亲自吃斋受戒,行路绕着佛塔,自恨没有生在内地。

从突厥人信仰佛教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佛教在后三国时代、整个南北朝时代有多么盛行,游牧民族都如此推崇佛教,更何况中原政权?

杨荐在回长安的路上,就得知了突厥会见北齐使者的情况,大骂库头不守信用。到长安后,杨荐几人把突厥反复无常的行径告诉了宇文邕。当时,宇文邕正参加窦毅举行的家宴,阿史那皇后也在场。宇文邕故意发作,以间接表示对阿史那皇后的不满:“岂有此理,突厥人如此反复!”

阿史那皇后就是一柔弱女子,虽然德行好,平时宇文邕对她只是尊敬,但谈不上喜欢。阿史那皇后连忙请罪,表示请求宇文邕责罚,宇文邕本来就是发泄下不满,阿史那皇后总像一个监视器一样盯着他,他有压力。这时候,窦毅的五岁的长女,悄悄对宇文邕说:“现在北齐和陈朝鼎足而立,突厥势力正在强盛之际,希望舅父能够忍耐,加以劝慰安抚,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长女是窦毅和宇文邕的妹妹所生,是宇文邕的外甥女。

宇文邕没想到这个侄女居然有如此见识,立刻转怒为喜,对窦毅大力赞赏:“窦公,你这女儿聪慧过人,见识超群呀,将来不知道什么人物才配得上你的女儿呀!”

“陛下过奖了,那一定得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才行。”窦毅摸着女儿的头,笑着说。

参加宴会的,还有李姿娥及太子宇文赟,杨坚、独孤伽罗及他们的长女杨丽华,独孤伽罗的四姐及其七岁的儿子李渊等人。宇文赟已十四岁,他和十二岁的杨丽华已订婚,现在正是热恋期,去哪儿都形影不离,窦毅邀请了皇帝一家人,也就顺便邀请了杨坚一家。至于独孤四姐和李渊,独孤伽罗怕他们母子寂寞,去哪儿都带着他们。

听皇帝这样夸耀自己女儿,窦毅喜不自胜,一下就看到了在席上正襟危坐的李渊,打趣道:“这个小家伙气度不凡,举止得体,算是个小英雄了。”

“嗯嗯,确实是个小英雄,”宇文邕也认真看了看李渊,接着说,“你长大后愿意娶窦妹妹么?”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