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不会拒绝的。”
双方交谈甚欢,初步就人才引渡达成了一致意见。接下来的日子,南陈、北周也各自忙各自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伐齐。简单罗列下两国的作为:
九月十二日,陈朝大赦全国;十月初二,宇文邕下诏,赦免在江陵的官府奴婢;初三,北周派杨勰等人出使南陈,继续商讨合作事宜;十七日,陈顼到太庙祭祀;十一月十二日,宇文邕巡视京畿之地,召集长安以东军队中都督以上的官员,按情况分别给予赏赐;十七日,宇文邕任命赵公宇文招为大司马;二十二日,宇文邕继续巡视,召集长安以西军队中都督以上的官员,分别给予赏赐;二十七日,宇文邕去道会苑游玩,因为上善殿壮丽,将它焚毁;十二月初八,宇文邕任命柱国田弘为大司空;十三日,宇文邕到南郊祭天;十八日,宇文邕到太庙祭祀······
两国皇帝不是祭祖就是祭天,频繁进行人事安排和军事调动,山雨欲来风满楼。
7.突厥雄狮
天下格局,除了周、齐、陈三国鼎立之外,北方还有突厥这头雄狮在俯视着,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现在的突厥正面临着最高领袖的新旧交替。
十二月的一天,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突厥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走向了全盛,让北周、北齐争相讨好,阿史那俟斤是继他父亲阿史那土门之后,突厥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俟斤的儿子大逻便、弟弟库头、弟弟褥但、侄子摄图等人都聚集在了床边,他们在等候俟斤的临终遗言。大逻便哭得很伤心,而库头、摄图等只是默默低着头,眼睛发出锐利的光芒,盯着俟斤。
“儿呀,”俟斤握着大逻便的手,颤抖地说,“我们突厥一直以来有兄终弟及的传统,为父的汗位,将由你三叔来继承。听到这话,大逻便更加难过了,嚎啕大哭,而三叔库头也终于挤出来几滴眼泪,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
可汗之位传给谁?这是包括突厥在内的所有游牧民族的大问题。难道真的如阿史那俟斤所言,游牧民族的领袖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那为何父亲阿史那土门把位置传给了哥哥科罗?难道阿史那俟斤不知道把位置给亲儿子么?人性都是自私的,不论种族,不论民族,不分古今。
俟斤之所以把位置给库头,有两个客观原因:一,库头和自己南征北战,多年下来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与其让儿子被弟弟抢走位置,不如直接把位置送给弟弟,当初大哥阿史那科罗也是因此把位置给了自己而不是儿子摄图;二,游牧民族靠天吃饭,需要一个威望很高的人才能带领大家南下抢劫,以对抗天灾,以活下去,儿子的年纪和能力都不能和弟弟相比,让弟弟继位对整个族群有利无害。
正是基于这两点,时间一长,“兄终弟及”这种不得已的继承方式就被传开,让农耕民族以为这是游牧民族落后的继承制度。一切制度背后都是利益博弈,是权力制约,不得已而已,和道德无关,和文明与否无关。
阿史那库头继位,也就是突厥佗钵可汗,迫于各方压力,库头不得不考虑侄子摄图、弟弟褥但的利益。于是,库头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治突厥的东部;又任命弟弟褥但的儿子为步离可汗,统治突厥的西部。库头本人则是突厥的最高可汗;至于二哥俟斤的儿子大逻便,库头对他也有封赏。
继续阅读
因为地盘大,幅员辽阔,没有好的制度,库头只能把突厥分成几个部分来分开管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库头的实力和威名,突厥在他的统治下并没有分崩离析,反而是继续壮大。
经过了之前的和亲,现阶段是北周和突厥的蜜月期,北周每年给突厥送的锦缎有十几万,在长安居住、旅行、打工的突厥人有几千,他们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阿史那俟斤去世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