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陈军。
侯瑱得到消息后,仔细盘问。对面的周军说:“侯将军,我们是真心来投降了,贺若敦根本没有粮食,所以才诡计频出。我们撑不下去了,所以来投降。”侯瑱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吴明彻确实已经断了敌人的粮道,这下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于是下令:“快,接受投降,去牵马来。”
这些马匹都是被鞭子抽怕了的,怎么敢上船?陈军纷纷去拉马,怎么也拉不动。就在僵持的时候,贺若敦带人杀出来了,又败陈军一阵。“大爷的贺若敦,哎,又被他骗了!”侯瑱都快哭了。
从此以后,即便是真正来送粮饷的船和真正来投降的骑兵,侯瑱也以为是诈骗,干脆全拒绝并予以攻击。
既然贺若敦阴谋诡计多,那就换个人打吧,侯瑱把枪口对准了独孤盛。十月十五日,侯瑱让徐度留守本部,自己带兵去偷袭独孤盛。独孤盛正带兵在杨叶洲休息呢,一心想着有贺若敦拖着侯瑱,自己不会有事的。没想到,侯瑱就冲自己来了,独孤盛战败,收集残兵修筑城墙自保,不再出战。
十九日,侯安都又带着援兵来了。可以看出,陈蒨的决心很大,他是一定要拿下湘州的。
时间越长,对陈军越有利,毕竟贺若敦的把戏维持不了多久,没饭吃怎么打?十二月二十二日,北周的巴陵郡城主尉迟宪开门投降;二十三日,独孤盛放弃固守,带着残兵从杨叶洲北逃;561年正月二十四日,北周的湘州城主殷亮开门投城。可以说,湘州之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附近的贺若敦还在负隅顽抗。
可贺若敦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副不要命不怕死的样子。可侯瑱他战功卓着、荣誉无数,他可不想和贺若敦死磕,于是就安排了一些船只,说是要主动送贺若敦他们渡过长江。送上们来的好事?贺若敦不信,他也怕被忽悠。于是派人回答侯瑱:“湘州原来就是我大周的地盘,现在遇到你们的侵略;如果要我退兵,你们要先后撤一百里。”
侯瑱还是打算好人做到底,并没有阴贺若敦,他把船留在江岸,自己带兵退走了。贺若敦这才自己拔营北归,再不走就要全军覆没了,因为现在北周军士中病死、饿死的已经过半。北周军撤走后,湘州一带的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郡都归了南陈。
陈霸先没有实现的愿望,陈蒨给实现了,不是说陈蒨多了不起,只能说是陈霸先获得不够长,他运气差了点。侯瑱因功被封车骑将军、湘州刺史,达到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但每个人都抵挡不住自然规律,就在这年的三月初九,侯瑱病死在任上,时年52岁。
侯瑱是幸运的,作为乱世军阀,先后跟随萧范、侯景、萧绎,最终投靠陈朝击败王琳、收复湘州,修成正果。虽然他的名气可能不如雄霸一方的侯景、王僧辩、王琳、萧勃,但这些人最后都败亡了,侯瑱却几次转换门庭,最终功成名就,时也命也。
继续阅读
相反,贺若敦就不这么幸运了。贺若敦其实是很出色的,虽然没能帮北周守住土地,但他出兵千里却能全师而退,这一点许多将领都做不到,按理说,即便不奖赏贺若敦,但也不该处罚他。可宇文护不这样想。老子在朝中说一不二,皇帝都唯我马首是瞻,你贺若敦居然不给老子面子?老子重掌大权第一战,你就给老子打了败仗?
贺若敦还想辩解什么,却被宇文护痛骂一顿,而且把他削职为民,一夜回到解放前,啥也没了。贺若敦心里生气呀,私底下对杨忠说:“我这样的计谋,我这样的战术,即便是孔明、王景略复生,也不得不叹服,晋国公为何要这样对我?”杨忠做人很谨慎,他谁也不想得罪,安慰他:“贺若将军,祸从口出,公道自在人心,你还是蓄势待发吧。”
6.对付北齐
这时候,南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