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化熊(2 / 4)

过来,所以或多或少会有白色毛发的基因。

原因于北极熊的白色毛发一样,而随着冰期的结束,这种白色逐渐的被其他颜色取代,成为了隐性基因。

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类的活动造成了神农架的独立性,里面生活的动物无法与外界的动物产生基因交流,这样就会发生近亲交配的现象,从而出现了白色的动物。

还有生存几率说。

在物种多样性越复杂的区域内,越容易出现白化动物,这是一个几率问题,这就是说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生物量越多,越容易出现白化动物。

但是,如果在一个区域内有着完整的生态链,那么白化动物能够存活的几率是很小的,至于原因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

而在神农架中生物多样性虽然没有问题,但是生态链相对来说是有缺失的,这与华南虎的野外灭绝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神农架中大型的食肉动物只有熊和豹,而且这两个物种的数量并不多,所以对于食草动物来说,即使白化,它们的生存几率也是比较高的,这就容易被我们发现。

同样的,熊作为神农架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没有虎的威胁,它们白化后,也是容易生存的,况且无论是棕熊还是黑熊,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植物,所以也不存在捕猎捕不到的情况。

“神农架是世界上拥有白化动物最多的地方,这也为神农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其实白化无非有两种:病理性的和正常变异性的,这两种都是物种小几率会发生的。而之所以神农架“盛产”白化动物,可能与神农架的动物与外界基因交流较少,近亲繁殖导致以及神农架中生态链相对缺失这两个方面有关系。”

陈渊详细地解释了起来。

不过在这次寻找之前,陈渊还真的在神农架发现了一只白化熊。

白化熊被认定为亚洲黑熊的白化种,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应为独立物种。它全身的毛色不是白毛,而是浅桔黄色带草黄色。头部很大,两耳近乎圆形而比例甚小,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较长。白熊的性格温顺,嗅觉十分灵敏。

它全身的白毛细软如绒,除颊部毛长外,身体其他部分毛较黑熊短而整齐洁雅致密,无新月斑,颈部和肩部的毛较短,上唇和鼻端的颜色澹红,两眼也是红的。

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体型近似黑熊,脸却比黑熊稍短,但视觉比黑熊强,没有冬眠的习惯,常在雪地里寻找食物。

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动物园里的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高兴时直立起来手舞足蹈,有时还模彷人的动作,十分逗人喜爱。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

实际上很早开始人们在神农架发现的第一只白化动物就是白化熊。

1954年夏,神农架田家山药材种植场的一名药农李孝满,在菜籽垭林中采药时,偶然在熊窝中捉到一只刚足月的小白熊,被武汉中山公园买去饲养,供游人观赏。

1977年6月中旬,林业管理局林业队的几个伐木工又在幽深的洞穴里发现了熊窝,窝里有一只小白熊,他们把小白熊送到了神农架野考队。神农架的白熊,先后捕获过四五只,当地人叫它“过山熊”,它一般行走不定,长期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上原始森林的箭竹丛中,以食野果竹笋和箭竹叶为生。它的当地人又称它“猫熊”,而山外人则称它为“神农白熊”。

人们也曾推测白熊可能是北极熊。10多亿年前,神农架一片汪洋大海,北极熊因地质运动被滞留下来。或者,北极熊随第四纪冰川运动迁至神农架。

神农文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