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化熊(1 / 4)

实际上这里压根就不缺乏白化动物,记得之前,神农架田家山药材场的药农李孝满在采集中药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熊窝,里面赫然躺着几只小熊,其中一只吸引了李的注意,因为这只小熊与其他小熊完全不同,它有着白色的毛发。

之后,李将这只小白熊卖给了武汉中山公园。这是近代,第一次在神农架发现并拍到白化的动物,也是截止到当时亚洲首次发现白熊。

自古以来,在神农架就不乏“白化”动物的传闻,但是以前科技相对落后,所以都没有形成影像资料,从20世纪50年代那头小白熊开始,几十年来,神农架发现的白熊已经有10只左右了。

除了白熊,到目前为止,白色的蛇发现了不下3次,白色的小麂发现了2次,其他的白色的乌鸦、喜鹊、猫头鹰、黄鼠狼,甚至是金丝猴,都在这里发现有白化的现象。

但是,白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少见的一种现象,为何在神农架却成了“常见”的情况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直播间里很多水友都好奇什么是白化动物?

白化动物简单的说就是动物的体色呈异常白色的动物,所谓的异常白色就是说这种动物的体色并非白色,而出现了白色,所以北极熊、北极狐并不是白化动物。白化动物通常分为两大类:病态和正常形态。

首先是病态。病态的白化动物与我们常说的“白化症”是一个道理,白化症是一种疾病,它是因为动物身体的黑色素细胞内缺乏合成黑色素的物质造成的,这是一种基因突变形成的遗传疾病,患有该病症的动物,不仅仅是毛发、皮肤变白,其虹膜也是红色的同样是缺乏黑色素造成的。

其次是常态。这里说的正常形态只是说它并非是病态的,在自然界中依然是非常罕见的,这一类白化动物叫做“白色变种”。

白色变种同样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只不过它们的突变是将隐性基因变为了显性,比如孟加拉白虎就是孟加拉虎的变种、白狮是南非狮的变种等等,它们与白化症最大的不同是眼睛是正常颜色的,因为它们不缺乏黑色素。

从整体上看,动物患白化症的几率要远比它形成白色变种的几率要高,这是因为白化症对于动物来说的患病几率大约在五万分之一左右,而白色变种的几率仅仅能达到五十万分之一。

虽然我们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孟加拉白虎,但其实这些孟加拉虎白虎均为1951年捕获与印度的孟加拉白虎的后代,也就是说现在的白虎都是人工定向培育的结果。

而历史上在神农架发现的白化动物中,既有白化症的动物也有“白色变种”,只不过,相比较而言,白色变种比较多而已。

而神农架为何容易出现白化动物,其实也很简单。

众所周知,对于在野生环境下生存的动物来说,它们的体色其实是一种保护色,这让食物链底层的动物不容易被猎杀者发现,让猎食者更容易靠近猎物。

而白色在自然界中之所以少见,是因为它太扎眼了,对于食草动物来说,它们更容易被猎食者发现,对于食肉动物来说,它们也容易被猎物发现,从而降低捕猎成功率。

北极熊和北极狐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白发毛发更容易透光和隐藏。

因此,白色的动物在自然界中是极少的,即便是出现,也很快被淘汰掉,从而无法留下后代。

在世界范围内,神农架的白化动物是最多的,超过了十几种,不过,一直以来,虽然科学家们经过了多方的研究,但是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只是有两个相对科学的假说。

比如所谓的近亲繁殖说。

近亲繁殖能够导致动物的一些有害的隐性基因变为显性,而白色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显然是一种有害的体色,而至于隐性基因,这其实是因为大多数动物从冰河时期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