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少年英雄(5K)(3 / 4)

图南下。

至于和袁军再打一场...

想到这里,王政眸中厉芒烁闪了好一会,还是摇了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

暂时还不合适...

毕竟他隐约记得,这一次袁绍攻打幽州,好像是大胜而归不说,更是彻底将公孙瓒这个大敌灭杀,此后很长士气内,在实力和声威上,袁绍牢牢坐稳了天下第一强藩的位置。

这个时候要和这位老兄全面冲突,王政自觉还不到时候。

当然,作为历史小白的王政,其实是记错了。

原本的历史上,建安元年这一战,的确是袁绍胜公孙瓒败,不过那位白马将军可没王政想的那么短命,却要到建安四年才会真正败亡,于望楼引火自焚。

当然,目前来说,王政巴不得公孙瓒活的越久越好,正好先帮他分担一波仇恨。

......

建安元年的中原大地上,可谓烽烟四起。

在王政一声令下,楚驹北顾的同时间,另外一位闻名当世的少年英雄孙策,亦搅的江东风起云涌。

兴平二年,孙策东渡长江,周瑜将兵迎之,随后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而在岁旦刚过不久,孙策再次悉起大军,对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开战了攻势。

两方在固陵几次交战未分胜负,其后孙策采用了孙静的计策,派出一支部队绕过王朗的主力,从后方查渎道进袭高迁屯,随后又阵斩了王朗派来援助的主将周昕,最后王朗大败而逃,孙策却是穷追不舍,将王朗从绍兴赶到东冶,最后无奈之下只得投降。

随后,

因为王朗儒雅,所以孙策只对王朗进行诘问斥责而不作加害,孙策亦曾派重臣张昭劝王朗为他效命,但王朗坚决不肯。

孙策攻破东冶后,声威大振,吓的彼时割据于吴郡石城山以及白虎山等地的严白虎主动出降,却被孙策所杀,

而解决了这两人之后,此时孙策东渡而来的目标,便只剩下最后一个了。

那个在去年便被他打败过一次的敌人。

如今盘踞丹阳的扬州刺史刘繇。

.....

丹阳郡,芜湖,都尉府。

“哗”的一声,一桶凉水倒下,太史慈赤着膀子,摇晃了两下脑袋,甩开沾在头发上的水滴,大呼痛快,叫道:“再来一桶!”

两个亲兵用砖石、木板垒了个小小的高台,站在上边,抬着半人多高的大桶,又倾倒浇下。

时入三月,江东的清晨依然带着凉意。

这桶里的是井水,温度很低。雨后的凉风吹来,激起了太史慈满身的鸡皮疙瘩,边儿上的亲兵看见,都不由打了个寒颤,可是太史慈似乎丝毫不觉寒冷,倒像是难得的享受。

这一段时间以来,对面的吴军像发了疯似的,夜以继日,勐攻不止。多的时候,一天能发动四五次进攻。他连着五六天没有怎么合眼了,两个时辰前,刚打退了敌人又一次的夜袭。冰凉的井水顺着他的身体流下来,四处漫延,淌过一摊摊敌我士卒留在城头上的血迹,逐渐由清澈变的暗红,如一条汩汩的红色小溪,汇入排水道里,浸湿了城墙,流落城外。

城外的护城河早被陈普派人填满了。

就在护城河与城墙之间,一两里的方圆上,投石机投掷出来的石头,砸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深坑,坑里坑外,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的士卒尸体。有吴军的,也有刘繇军队的,有才阵亡的,也有已经死去很多天的,残肢断臂,更是比比皆是,四处漫布。

成群结队的蝇虫,嗡嗡嗡的盘旋其上,但这还不算最叫人可怖的...

四面城墙之上,太史慈命人插了成百的竹竿,每一个竹竿的顶端,都悬挂有一个刘繇军士卒的头颅。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