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我本来无这个意思的,可王妈说余庆朗更好些,我便想起那日遇着他的情形,我觉得他似乎是真的不错。可他如今在望南一个小县做县尉呢。我长到这么大,偶尔离开都城也是为了去皇陵祭拜父皇和母妃,总觉得望南极其偏远。我拿不定主意才来问你。”
“依我看,余庆朗比你大了十多岁呢,又已有儿女,做续弦终归不好。”
“那你是想我嫁给罗仲末?”
“倒也不是。如若你非要在两人中选一个,我总觉得余庆朗并非良人。余大行令先是求娶你做三儿子之妻,如今又想你做二儿子续弦,不知安的何心。那余庆朗既在望南做县尉,偏巧又能在你祭拜完父母后的回程路上遇着你,还对你呵护备至。总让我觉得心中不安。”
“那你想我怎样?我马上就要满二十了。王妈说如我这种老姑娘,又无好的家世,再挑三拣四就真嫁不出去了。”
孟小鱼笑道“你着什么急?我都年过二十一了,不同样未嫁出去?”
“那你不同,有个皇上等着娶你呢。”
“好了好了,你给我几日查查罗仲末和余庆朗如何?他俩若是都不好,我便帮你找个好的。”
“也好。”
“那你先陪我用个便饭,然后我再差人送你回去。”
上官玉萱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孟小鱼想起初次见上官玉萱的情景,那是她在书巫书屋签名售书的晚上,上官玉萱那时的笑容多么纯洁无暇啊!谁能想到她今日竟要为了是嫁给一个穷书生还是一个小县尉做续弦而纠结呢?
她笑道“你大约至今还未在别人家吃过便饭吧?”
这话是她初次见上官玉萱时,上官玉萱说的。
上官玉萱听懂了她的揶揄,微红着脸点点头。
孟小鱼拉着她往回走,又悄悄吩咐褐樟安排人去调查罗仲末和余庆朗,顺便让人送些粮食和日用物品去上官玉萱的屋子。
那时候她被困在上官凌云的东宫,婚礼前日上官玉萱去看她,送了她一对翠玉镯子。可惜那镯子在她跳入护城河前被弄碎了,但她的那份好意她还是记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