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与外星精灵论道(五)(1 / 2)

说到此处,张昊见翎儿和咕咚不时点头,便问道“我说的这些你们真的都能听懂啦?”

俩兄妹异口同声点头“嗯嗯,听的懂!”

翎儿又说道“主人讲的挺通俗易懂的,再说,主人的思想我们早就给放入语言适时智能分析系统中解析了,所以绝大多数能听懂。”

于是,张昊喝了一口豆浆,继续说道“我上面所说,就好比一台心灵电脑,或者智能机器人,前五识从外界摄取“色、声、香、味、触、法”六种类别的信息,法可以理解为动态信息,然后转换成电信号,在大脑某个相当于电脑中的内存区域,通过相当于cu处理器的第七识进行计算合成为数据流。

然后,这个数据流一方面重新反馈到内存某些单元,另一方面也会保存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之中,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现行熏种子”。

而第七识能计算的功能,本身也是第八识的见分和相分在起作用,而且第七识也属第六识意识的意根,同样会将第八识里面含藏的一些习气传递给第六识,从而影响第七识自身,以及第六识的选择性判断,这个过程就叫“种子熏现行”。

由此“现行熏种子”与“种子熏现行”不断重复交叉往复,内因外缘,因缘际会,不断相续相生,相辅相成。

即使这台心灵电脑断电,人的生命结束,一旦通电开机,或者说灵魂重新转世,这个“种现互生”的机制又开始运作。

然后就永远在万丈红尘之中,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转生,无休无止,没完没了,不得解脱。

如果想要解脱化解,就要悟到这八识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第七识。

因为第七识是本心的相分和见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本心的相分又称为本质尘,或者本质相分,或者疏所缘缘。

见分与这个本质尘相互作用,又产生所谓的灵魂影像,或者说虚幻的自我,或者叫影像相分,影像尘。其实质只不过是第八识本心的见分,以本质尘为基质,“变带”或者“变现”而起的一种幻相,佛教又称之为亲所缘缘,我们常用语中的“变现”一词正是来源于此。

而我们外部世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客观对象,其性相不能通过前六识直接认知,必须借助第七识的亲所缘缘,与外界的疏所缘缘根尘相对,内外交感,因缘际会,才能识别外景,其道理就好比人脸识别系统。

如果没有这个第七识,则我们只能见到疏所缘缘,无法产生分别之心,也就没有内外之分,人我之别,也就没有能知与所知,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也就没有了执着和烦恼,同时种现互生,因果相续的机制和链接也被切断了。

但是,如果这样,我们又如何认识外界事物呢?

那就只能用直觉了,所谓直觉,就是对境不起心动念,直接由我们的本心发起认知作用,也就是佛教术语“现量”,而不是通过第七识的相分和见分,产生的“比量”或者“分量”。

那么这个本心为什么有直觉认知功能呢?

这是因为所谓的外界对象,也就是疏所缘缘,或者本质尘,本来就是我们的本心的见分“挟带”本心的相分而起的本质相分。

所以我们平常认知事物的过程,都是第八识的见分的能见功能,与第七识的所见作用,一手挟带,一手变带出的,本来就不离本心,却左右互搏唱起了对台双簧戏。

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主体与客体,能知与所知,内在与外在的二元对立。能所俱亡,则心归一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万法归一,万法自如,如如不动。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虚幻的现象,这个现象包括我们的外界自然现象,和人性中的心理现象,佛教统称为现象界。

正如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中最著名的“缸中之脑”思想实验,你俩有空可以上网千度一下,千度千科中有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