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文之心,李林甫就是李隆基手里的一杆枪,子弹还没打,就把枪毁了,怎么可能?
陈萼是现代人,对开元天宝年间的政争看的很清楚,本质上是李隆基与关东贵族的矛盾,借李林甫之手打击关东贵族,李林甫也忠实完成了皇帝交待的使命。
至于最为人诟病的废除出将入相传统,其实到天宝年间,已经执行不下去了,正因文官出将之后再入相,使得地方宗族势力日渐强盛,朝廷对地方的掌控随之削弱,为安史之乱结束后,随之而来得藩镇之祸与此不无关系。
可以说,李隆基废除出将入相的初衷是好的,可惜玩脱了。
陈萼打算袖手旁观,他知道动不了李林甫,就如嘉靖给严蒿撑腰,不管严蒿如何一手遮天,凡是反对者不是被贬就是被杀。
最终促成严蒿倒台的因素,是老了,管不住下面人了,大肆吸血,要知道,严蒿一生都在为嘉靖捞银子,那些人吸的都是嘉靖的血啊,嘉靖怎么肯当冤大头?
张九龄眼珠子一转,又道“陈状元说的哪里话,若非心存公义,怎会仗义直言,老夫曾拜读过陈状元早年诗篇,引为佳作,今晚恰有一诗会,便厚颜邀陈状元参与,还望莫要推拒。”
陈萼本不想参加,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有搞君主立宪的想法,不如借机传播下种子,于是道“既是张老有请,陈某不便推辞,请问于何地举行?”
张九龄哈哈一笑“傍晚自有人过府来请,老夫先走一步了!”
说着,加快步伐,与陈萼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