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是很满意朱和坚的回答。
“你倒是明白忠孝二字,也懂得体谅朕的难处,从来都不让朕为难!若是百官们都像你这般,何愁江山不稳?若是一个朝廷重臣完全不在乎皇恩天威,只懂得处处算计、与朕作对,又留他有何用?”说话间,德庆皇帝瞥了周尚景一眼,显然是意有所指。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的目光再次转向朱和坚,继续称赞道“也难怪今天早朝上,百官们皆是对你交口称赞,他们的态度立场各有不同,彼此之间也是争论不休,但所有人都认为你品行高洁、立场公正、足以服众,各种赞誉之言不绝于耳……呵呵,太子他从前朝野声誉最高的时候,只怕也及不上你!”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表面上似乎只是为了敲打周尚景,但朱和坚听到耳中之后却是不由的心中一紧,立刻答道“《道德经》有云,‘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又有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些都是先圣老子的警世名言,正所谓‘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儿臣也是深以为然!故而儿臣一向是独善其身、与人无争,自然也就无人为敌了。”
朱和坚确实是学问极佳,立刻搬出了《道德经》的字句,以暗示自己从来都没有任何野心。
这一番话的言下之意,就是说百官们之所以是异口同声的称颂他,只是因为他与所有人都没有利益冲突罢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不争而善胜”;与此同时,因为朱和坚已经是准太子了,自然会有大量政治投机者主动拥护,这也就是所谓的“不召而自来”、“利而不害”。
简而言之,朱和坚就是暗示自己从来都没有刻意的邀名养望,也从来都没有瞒着德庆皇帝结党营私。
这一番话依然很漂亮,德庆皇帝再次满意点头。
德庆皇帝特意传唤朱和坚问话,原本就只是为了试探朱和坚究竟有没有隐藏野心,并不是真想要让朱和坚接手宗室的烂摊子,朱和坚如今的几次回答让德庆皇帝很是满意,此前的猜忌之心也就消散了许多,就打算中止这个话题,寻个理由否决掉周尚景的建议。
然而,还不等德庆皇帝表明态度,今天早朝上异常活跃的周尚景却是再次站了出来,再次把话题转了回去,沉声道“陛下,七皇子殿下的忠孝之心、勇于担当、聪慧睿智,皆是百官楷模,让老臣深感敬佩!
但目前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百官与厂卫皆是不适合出面,七皇子殿下已是唯一人选,而且他本人也毫无拒绝之意,迫切想要为陛下分忧,可谓是一拍即合。
老臣还望陛下能够当机立断、雷厉风行,任命七皇子成为朝廷钦差、专查各地宗室之罪行!陛下明鉴,宗室犯案的事情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只会影响愈发恶劣,绝不能再有拖延了!”
听到周尚景的再次发言,德庆皇帝与朱和坚皆是面色再变。
与此同时,赵俊臣站在周尚景的身后,则是险些笑出声来。
朱和坚确实是话术高超,顺利糊弄了德庆皇帝,但他想要在周尚景的面前玩弄话术,就显然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了——赵俊臣就从来都不敢使用话术手段对付周尚景——这个老家伙不仅是当代文坛大家、党争经验丰富,而且他的思维敏捷也根本不像是一个就快要耄耋之年的老人。
此时,朱和坚就吃了苦头,他的诸般表态明明只是明哲保身的取巧之言,却立刻被周尚景曲解了原意,变成了“毫无拒绝之意”、“迫切想要为陛下分忧”,顿时就让朱和坚再次坐蜡了。
这样一来,即使是以朱和坚的急智敏锐,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出最佳反应。
另一边,德庆皇帝原本已是逐渐平息的心中怒火,也是再次高涨了起来,只觉得周尚景已经疯了,竟是处处与自己作对,难道周尚景就真不怕自己掀翻桌子之后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