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己巳之变 勤王军集结(2 / 3)

崇祯行 不加思 6410 字 2020-01-28

那解经傅执拗道“老都堂手下有精兵良将,咱手下全是新近募集的百姓,宣大的精锐都瓦解了,咱不成啊。”

王从义道“鞑子已经实现了他们的目标,最富的畿辅已经掠夺一空了,眼下就是退兵了,咱们不如稳坐钓鱼台,等着他退兵,而后收复几个沦陷的城池,也是大功一件。”

那解经傅低声道“老大人果然目光如炬,孙阁老也是这么想的。”

孙阁老就是孙承宗,他在考中进士之前,曾经在宣府大同,当过几年大官僚的老师,和陕西的士大夫有一定的交游。

过了几日,河南巡抚范景文的三千河南兵也到了,三个地方大员,拿着等待大名知府卢象升的一万精兵的名义,闭门磋商。

而京师道石门关的书信也越来越频繁了。

倒是蓟辽的实际最高行政长官和军政长官,刘策总督和张士显总兵的大门口却门可罗雀。

作为一个失守的蓟辽总督,兵溃的蓟镇总兵,他们两个的命运,其实早就注定了。

虽然有之前上折子警告崇祯加强对蓟镇的军事投入,虽然也做了种种工作。

但是此时戴罪的二人吗,却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

二人只能,时不时地拿着商讨军事的名义,喝喝闷酒,追思一下在遵化殉国的王元雅。

“都堂大人,你说朝廷会定咱们一个什么罪名?”张士显颤抖问道。

“往重里说是斩立决,一般是斩监候,开恩估计是充军吧。”

刘策也已经看开了,他这几日过的很是潇洒,把自己珍藏的好酒,能喝的全都喝了。

张士显苦道“这鞑子入关,咱们怎么抵挡?满总兵何许样英雄,四万人照样是灰飞烟灭。咱们蓟镇一共就两万多人,还欠着军饷;咱们上书要增兵增饷,他们也不管!等出了事情。倒是拉咱们顶缸!”

刘策道“我上任才刚刚半年,这些事情,哪里是我干下的。为了养袁崇焕的关宁军,抽了咱们蓟镇的军饷;他们关宁军在蓟州坐视东虏通过,怎么能赖到我们头上!”

张士显听闻此言,讷讷问道“都堂老爷,你说那个袁督师,会是怎么一个下场?”

刘策道“闹不好他得是极刑。”

张士显,倒吸了一口凉气。

正月二十三日,最南边的勤王兵马大名府军到了。

大名府军,也就是以后的天雄军,之所以叫做天雄军,是因为这块土地在唐宋的时候是归属于天雄节度使的。

朝官,夸奖卢象升的部队是天雄军,目的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单纯的。

历史上,卢象升的部队,并没有赶上己巳之变的作战,走到良乡就回去了。

但是因为柳保泰这一次扇动了蝴蝶的翅膀,崇祯皇帝下令勤王的诏书,比历史上早了一个半月,这就终于让天雄军提前踏上了历史的舞台。

兵危战凶,能够主动提兵来勤王的文臣,没有一个不是有些野心的。

大军集结,山东勤王军的一万两千人,范巡抚和解巡抚的六千人,李若星的河道兵四千人,卢象升的一万大名军;再加上刘之伦战斗力不明的一万新军,和总督刘策和总兵张士显的一万六千残兵败将。

小小的石门关,此时已经聚集了将近六万大军。

再加上马世龙手里的三万生力军,孙承宗手里的三万六千关宁军。

东西两边十二万大军。

难怪崇祯皇帝此时产生了聚歼进犯鞑子的战略妄想。

参与勤王的各路兵马,只有王从义的部队人数最多,而也只有王从义的级别最高,且新近立了战功。

崇祯皇帝,既然能够把庶吉士刘之伦一夜之间提拔成兵部侍郎,当然能够把山东的王巡抚一夜之间提拔成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