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下》之篇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秦吞并六国,天下因战事而失去生命的士兵不下百万。长平之战,坑杀战俘就超过四十万,而受战火屠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平民更是在百万之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身为诸侯如果不行仁政,就保不住他的国家;君王如果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张良目光紧盯着伏念大声说道。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忘了后面还有两句卿、大夫不仁,他的宗庙、家族就会遭受灭亡;百姓如果不仁,就会失去生命。”伏念道。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张良坚定的说道。
“好一个舍生取义,你不惜的是你的生命,还是整个小圣贤庄,甚至整个儒家的生命。”伏念大声呵斥道。
“我没有。”张良辩解道。
“够了,来人。”伏念一甩衣袖,大声叫道。
“掌门。”四个儒家青年弟子立刻出现在大厅,行礼道。
“把这两个背叛儒家的的人,带下去,还有立即派人抓住子明子羽带过来见过。”伏念命令道。
“你想要抓谁?”这个时候,荀子从大门外走了进来。
“师叔。”伏念行礼道。
“这是怎么了,我好想听到什么家法,国法的,就为了什么两个小孩。”荀子道。
“他们都是帝国通缉的要犯。”伏念道。
“哦,通缉的要犯啊,所以你准备把他们交出去。”荀子道。
“目前整个桑海城都处于帝国的严密监视之下,为了儒家上下全体人员的安危,我必须这么做,我身为儒家的掌门,必须保护先贤留下传世儒学,我不敢偷懒,也不能让别人来分担,哪怕是我最尊敬的师叔你老人家。“伏念紧紧的盯着荀子说道。
“为了儒家上下的安危啊,李斯为了他的官运,他的帝国,可以杀害他的同门师兄韩非,而你为了这个,可以处罚你的两个师弟,还有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荀子道。
“他们都是帝国通缉的要犯。”伏念道。
“你还记得二十年前小圣贤庄的大火吗?”荀子突然开口道。
“当然记得。”伏念点头道。
“当年李斯为了一己之私,就火烧藏书楼,而后他走的路都是血与火,枯骨满地,而你却要把这两个小孩,交给这样一个人,那么等待他们的结局是什么,孟子曰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人。
无论如何你都是小圣贤庄的掌门,你做的决定就是小圣贤庄的决定,最后的决定在你。”荀子说完立即离开了。
伏念看着荀子离开的背影,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本来伏念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天明和少羽抓起来,但是荀子最后的那句话,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无罪非人,让伏念也沉默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伏念也知道天明和少羽本性都不坏,这根本是两个无辜的小孩,如果少羽和天明是成年人的话,伏念根本不会这么纠结。
“都下去吧。”最终,伏念还是收回了自己的命令,同样也没有处罚颜路和张良,伏念准备暂时先维持原样,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多谢二师兄,刚才的袒护。”从伏念那里离开之后,张良立即对颜路道谢道。
“这次还是多亏了荀师叔,子房,你不会之前就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了吧。”颜路很清楚荀子的为人,如果没有人去通知,荀子根本不会出现,在结合之前天明和荀子的交情,这其中肯定有张良的谋算。
“二师兄说笑了,只是一个意外而已,事情已经解决了,我也该去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了。”张良说着就离开了。
“果然。”颜路对着张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