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在草稿纸上,快速的留下清晰的字迹。
当然,陈舟也并不是完全的从头再来。
他是为了去理清那原本的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把灵感带来的思路,给理清楚。
所以,虽然陈舟在草稿纸上,快速的书写着研究的内容。
但这些内容,与之前相比,也已经少了许多。
大部分的思考和计算过程,都在陈舟的脑海里完成了。
而与先前不同的是,陈舟开始去抓更多的细节了。
不管是他自己的研究过程,还是他所梳理的文献资料。
陈舟一个都没放过。
他将所有的内容,所有的细节,都在脑海里,重新过滤。
“我记得,有个文献里的内容,是通过引入一些概念,来简化原有的证明中的计算,这也是近年来代数几何学家,研究一些奇性簇的结果的应用……”
陈舟回忆着文献资料的梳理内容,想起了一个并不被他看好的方法。
因为在陈舟看来,所有的概念,都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
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证明过程,计算过程,推导过程。
才能获得真真切切的结果。
但是现在,他忽然也想试一下这种方法。
不管有没有用……
反正学术研究,就是试错的过程的嘛。
陈舟将面前未写完的草稿纸拿起,放在一边。
然后在新的草稿纸上,开始自己的“试错”。
“试着引入抽象k簇的概念,用来简化一些几何描述……”
nkurov原有证明中的计算……”
但没多久,陈舟就将面前这张“试错”的草稿纸,揉成了一团。
这种研究方法,被陈舟放弃了。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陈舟并没有在这种方法上,看到更有效的研究进展。
第二个是,这种研究方法,陈舟还是觉得不太靠谱。
“果然,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
微微摇了摇头,陈舟又将先前未写完的草稿纸,拿了回来。
陈舟倒不是说这样的证明过程,有什么错误。
但他就是不习惯,也不喜欢这种方法。
因此,陈舟从最初开始,就是以计算过程极其严谨,而为世人所知的。
这种简化计算的方法,与他的风格,十分不搭。
而且,习惯于在计算过程中,就通过计算,来保证整个研究过程正确性的陈舟,无法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获得有效的反馈。
回到自己熟悉的研究方式后,陈舟也不再整这样的幺蛾子。
每个人的研究方法,都不相同。
但只有适合自己的,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才是最好的。
可以吸收别人的长处,化为己用。
但是,不应该彻底摒弃自己,变成别人。
随着时间不断的流逝,陈舟面前的草稿纸,又逐渐多了起来。
只不过,多的只是草稿纸本身。
陈舟对于极小模型纲领第二问题的研究,还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抬起手,看了眼时间,陈舟无奈的说道“算了,先放一下吧,明天再看……”
恰在这时,一阵风吹进屋里,将书桌上的草稿纸,吹散了一地。
陈舟忙不迭的去关窗户。
此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燕京的冬天,还是挺冷的。
陈舟也是在中午时,看到天气不错,才打开窗,准备通通风。
结果却是,一头扎进极小模型纲领中的他,就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关窗户。
伸手关上窗户,拉上窗帘,陈舟开始收拾被风吹乱的草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