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孩儿时刻谨记于心,习文练武,昼夜不辍,现今终有报国之途,孩儿欲往,何错之有?”
“你有心报国,便可仗着你阿母的溺爱与不舍,行此苦肉计,迫她不得不应允此事么?”
张骞恼怒更盛,语调愈发凛冽“身为人子,如此行事,岂非忤逆不孝?”
张笃适才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想用国之大义与阿父说说道理,然此时被戳破了心中盘算,端是气势尽泄,面色颓然,无言以对。
张骞见他无意回嘴,复又道“你莫牵扯大义,更莫说甚么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汉室以孝治天下,不孝之人,皆是薄情寡恩之徒,无德忘义之辈,还指望其能忠君任事,报效社稷?”
张笃闻言,浑身微颤,声如蚊呐的辩解道“孩儿知错了,然阿父应也知晓,太子殿下必得在末伏前择好赴滇人选,若无甚意外,待得朝堂重开,陛下便会下旨为丹徒候嗣子和滇国王女赐婚了,着实拖延不得。”
此言非虚,他确是不得不急。
太子殿下本就性急,如今得了差事,更是急于向皇帝陛下证明自己,想着干脆利落的将此事办得妥帖周全。
青春期的少年郎,虽不免有叛逆期,然但凡对自己父亲有所崇拜的,多半就想向父亲证明自己,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许。
至少,在华夏是如此的,或许是因华夏的父亲们往往不擅或不喜直白的袒露出对儿女的舐犊之心……尤是对儿子。
张笃自幼与太子亲近,焉能不知自家这表弟的脾性和心思?
若是阿母执意不允,太子殿下也绝不会强求,更不会多作纠缠,免得自家姑母为难。
况且,张笃不去,有的是人抢破脑袋,若非张笃的出身,这等好事尚且轮不到他头上,绝无非他不可的说法。
先生不出,奈苍生何?
未免想太多了!
现今的汉廷人才济济,就缺施展抱负的舞台,建功立业的机遇。
别说人才,便是公孙愚这惫懒无赖的货,虽才虚年十一,然闻知此事,就是嗷嗷哀告,只恨晚生数年,现下年岁尚幼,赶不上此等“肥差”。
瞧他满脸“不赚即是亏”的哀痛神情,果不愧是卫尉公孙贺和南宫公主的儿子,完美的融合了老刘家和公孙氏的血脉。
张骞身为大行令,虽奉皇帝谕示,袖手坐看太子主掌对滇诸事,然对太子近日的所作所为还是尽皆掌握的,且在不违背皇帝本意的前提下,默默为其查漏补缺,毕竟太子的想法和行事仍太过稚嫩,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对各府署的职守和运作也不尽熟识。
昔年,今上刘彻尚未太子时,之所以要入中央官署协从理政,不是没有缘由的,庞大而严密的大汉官僚在实务运作时,门道很多,未入其门者,徒然雾里看花,是闹不清辨不明的。
对自家儿子的担忧,张骞自然能理解,时不我待,若真因拖延太久,与此良机失之交臂,在大汉威慑四夷的当下,日后再想斩获开疆拓土的功业,无疑更不容易了。
尤是张笃就读的乃政经官学,而非黄埔军学,学的是文臣的经世治政,出身再高,都不可能如武将般凭借砍人头加官进爵。
若是循着正常的升迁步骤,他在政经官学结束学业后,多半要外放任官,使历练完整,积攒资历和政绩,层层拔擢,若无卓越建树,没个十余载想入列朝堂,除非天家不顾群臣非议,徇私拔擢,或是在内朝任官。
内朝官,虽是天子近臣,但其职守鲜少有治理实政的,类似后世政府首脑的秘书处和警卫室,只不过体系和编制更为庞大罢了。
自恃不逊于人的张笃,自是梦想着入列朝堂,如阿父般得为大卿,甚至超越阿父,位列三公,焉会想早早入内朝任事?
说实话,若他日位高权重,饶是给他个尚书令,他只怕都不太愿意,倒非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