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公命巧匠,剖此美玉为笙。女吹之,声如凤鸣。穆公钟爱其女,筑重楼以居之,名曰凤楼。楼前有高台,亦名凤台。弄玉年十五,穆公欲为之求佳婿
弄玉自誓曰:“必得善笙人,能与我唱和者,方是我夫,他非所愿也。”穆公使人遍访,不得其人。忽一日,弄玉于楼上卷帘闲看,见天净云空,月明如镜,呼侍儿焚香一柱,取碧玉笙,临窗吹之。声音清越,响入天际。微风拂拂,忽若有和之者。其声若远若近。弄玉心异之,乃停吹而听,其声亦止,余音犹袅袅不断。
弄玉临风惘然,如有所失。徙倚夜半,月昃香消,乃将玉笙置于床头,勉强就寝。梦见西南方天门洞开,五色霞光,照耀如昼。一美丈夫羽冠鹤氅,骑彩凤自天而下,立于凤台之上。
萧史虽列朝班,不与国政,日居凤楼之中,不食火食,时或饮酒数杯耳。弄玉学其导气之方,亦渐能绝粒。萧史教弄玉吹萧,为《来风》之曲。约居半载,忽然一夜,夫妇于月下吹箫,遂有紫凤集于台之左,赤龙盘于台之右。
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龙,自凤台翔云而去。今人称佳婿为“乘龙”,正谓此也。是夜,有人于太华山闻凤鸣焉。
故秦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无论牛郎织女,还是萧史弄玉,或两相知,或长相守,爱情在不同人身上就有不同的故事。几千年来,人们的谈吐与衣着早已不似往日,但是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却从未曾有丝毫改变。
这个被鲜花包围的节日里,愿你心有所属、情有所钟。
无论现在是否拥有彼此,只要爱愿常在,你就是那个幸福的人儿……
以花来做比喻:花开有香有色,令人愉悦,是布施的精神;花开有时节,不以美而凌人,是持戒的精神;花籽深埋土中,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是忍的精神。出土后须耐受风霜雨雪,开花后任蜂蝶采蜜,是忍的精神;无论花期长短,总是努力展现最美的一面,花谢后结籽以生生不息,是精进的精神;其宇静、祥和的气质,是禅定的境界;形、色、香千变万化,蕴含奇妙的智慧。禅悟的境界无非是一种方便引导,希望能使自己面对佛造像在绘画之路上有所领悟。
云中谁寄花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