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尉守府坐了不到十分钟,掾吏告诉鱼不智,太守大人已结束议事。
鱼不智很快见到太守。
巴郡太守赵部,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赵部算是一位历史人物,史料上有关于他的少许记载中平五年,马相与赵祗在绵竹起事,攻克雒县,杀益州刺史郗俭,又进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发展到十余万人,马相自称天子。不久又派兵攻克巴郡(治今四川重庆),杀郡守赵部,控制了益州大部……
自称天子的马相,都未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太多印记,被马相顺手做掉的赵部,如果抛开他的太守身份,估计也就是路人甲那样的存在。而游戏中的巴郡太守,相貌威严,只是身体明显发福,看起来大腹便便,加上眉宇间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忧色,显得有些憔悴。
或许是因为逐鹿领屡立战功的缘故,赵部对鱼不智颇为随和。
会面情形和鱼不智先前设想的基本一致太守先是对逐鹿领取得的一系列功绩表示赞赏,接着询问一些细节,尤其是与马袁义两度交手的细节,再对鱼不智勉励了一番,赞扬他在阻击鼠潮和抵抗垫江黄巾战斗中的贡献。
正当鱼不智以为,例行公事般的会面即将结束,他可以脱身回领地时,赵部话锋一转,主动提起五斗米道在巴郡作乱的事情。
五斗米道,又名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又被称之为五斗米道。五斗米道的说法,在当时是一种蔑称,就好比孔子收弟子时要收束脩(十条腊肉),但也没谁把儒家叫腊肉教。
说起五斗米道创始人,很多人会说是张陵。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后来传给他的孙子张鲁,张鲁以五斗米教为基础,在汉中建立起了的割据政权,直至最后张鲁投降曹操。
可实际上,五斗米道真正的创始人是张修。
《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矅。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矅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根据《典略》说法,张修的活动年代应该是晚于张陵,与骆曜、张角同时代,是巴汉一带五斗米道的早期领袖。《后汉书灵帝纪》说“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
不难看出,以上史料比较明确的记载了张修较早活动的记录。
说五斗米道领袖是张修,而不是张陵,还有一些间接证据。陈寿在《三国志张鲁传》中明确说“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晋人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亦言“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引文均有“世号”、“世谓”之称,说明是俗世后人所言。但张陵并未作过反叛朝廷之事,何来“米贼”之称?明显反映出是后人所增添。
综上,五道米道真正的创始人是张修,应该是非常确凿的事情。
“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张角的太平道发起黄巾起义,神州震动,与其并列的张修也不甘寂寞,在巴郡适时举起义旗,号召教众反抗东汉朝廷。黄巾带来的动乱尚未平息,五斗米道又出来浑水摸鱼,巴郡首当其冲,太守赵部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五斗米道起事后,主要在巴郡北部活动,据说现在正筹备着攻占县城。如果不及时制止,任五斗米道坐大,结果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赵部叹息道,垫江开全国之先河,第一个攻破黄巾大本营,紧接着朝廷征讨大军接连获胜,巴郡郡守府原本打算趁此大好时机,对郡内各县黄巾实施全面打击,但五斗米道闹事,顿时将郡守府计划打乱。现在郡守府不仅没有办法支援下属各县讨伐黄巾大本营,还得抽调各县城兵力,共同扼制五斗米道的军事行动。
“不可任由五斗米道越闹越凶,可征讨黄巾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