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想来是过来解释承宁郡主裴侧妃的事?”
皇帝睨了他一眼,“什么都能被你猜着,不如再猜一猜,瑛贵妃怎么说?”
刘公公把茶奉在皇帝面前,又赶紧去收拾一旁放乱了的奏折,笑道“哎哟,奴才又不是贵妃娘娘肚子里的蛔虫,怎能知道贵妃娘娘怎么说。”
皇帝嫌弃,“又在这里和朕打马虎眼,朕让你说,你就说。”
刘公公只能把那笑容堆在脸上,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很认真地回答“奴才以为,贵妃娘娘来,是要告诉皇上这些事都和长福宫没关系,不然何必专程跑这一趟呢?”
皇帝沉吟片刻,抛出一个问题,“那你觉着呢?你觉得承宁郡主和裴侧妃的悲剧,究竟和贵妃娘娘有没有关系?”
刘公公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自从慈康皇后走了后,皇帝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了,当然倒不是说慈康皇后是那个能说心里话的人,实在是瑛贵妃的身份有所转变,忽然成了后宫里顶顶尊贵的女人,权柄、夺嫡……种种缘故交叠在一起,皇帝反而不能对她交心了。
“奴才能知道什么,奴才满心满眼,只有您罢了。那些宫人的调配,奴才从来是不管的。”他把话说到这里,却看到皇帝很不满地瞪了一眼,赶紧又找补了两句,“只是奴才觉得,贵妃娘娘管了这么多年的六宫,又操持了那么多次的万寿宴,固然这一年的宴席来的人多些,想来也不该调配不开人手,所以奴才以为,承宁郡主的夭折,实在有些可惜。”
皇帝显然很认同,“没错,本不该发生的事,却发生了,不论如何去解释,都没法解释得通。”
刘公公揣摩着皇帝的意思,觉得他是需要一个人帮着说服不要完全相信长福宫,寻思了一下,很委婉地说“皇上您自有决断,奴才这些,都是多言了,实在是承宁郡主太过可爱,连奴才都痛心无比,难免不会遗憾地想,若贵妃娘娘细心些,那就好了。”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瑛贵妃如今说话,也不尽不实了,她将事情撇得一干二净,口口声声说自己个儿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然而在一件事尘埃落定之前,谁又能知道自己能在里头获利多少?做的时候,倒是总觉得自己能捞到好处的。”
皇帝隐了句话没说,他想讲如果岚意真的因为荣欢的死而失了孩子,整个人还能不能正常地活下去都很难说,恭王府元气大伤,说到底还是长福宫和长渊长泽得利。
只是岚意很坚强,又站了起来罢了。人生往往就是这样,好些计划起了个头,却没达到想要的结果,这并不能作为推诿的借口,说什么没有得到好处,就与自己无关。
刘公公只凭皇帝那一句话,就把余下的这些想到了不少,陪着笑,“想是怕您斥责,所以不敢担下责任。”
皇帝淡淡地一笑,“朕刚才在这里,边批奏折,就边想,瑛贵妃变了,朕也变了,朕初见她那会儿,她还不懂如何打理六宫,而朕,也不会放那么多双眼睛,把该查的事查的清清楚楚。”
刘公公憋了一会儿,道“皇上这话涉及夫妻之道,奴才这辈子没福气经历,也不敢乱说啊。”
皇帝忍不住笑了笑,“得,这句话朕也没让你接,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人本来都是会变的,往后啊,走一步看一步。”
刘公公瞧着皇帝是对瑛贵妃颇为不快,正揣测着以后是不是要推拒长福宫的好意,下一刻,就听皇帝道“太常寺典簿舒隆的女儿,温柔贤德,正值妙龄,拟一道口谕,赐给长玦做侧妃吧。”
刘公公愣了愣,“皇上?”
皇帝淡淡地说“长福宫多年坐大,就以为只手能遮天,恭王妃裴氏若走上这条老路,不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