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张得贵的话,他也看着杨振说道
a a a a “就是啊!大人您本是新任宁远副将,先遣营又是暂编营,还带着宁远的字头,将来咱们的捷报送到了宁远城里,送到了京师里,按道理,咱们事罢复命就该回到宁远去了吧!咱们在这里,最多也就等到朝廷封赏的事情结束吧?”
a a a a 李禄最后的语气虽不太肯定,但却透露着自己心里的期望。
a a a a 不过他们这些人的期望,却与杨振自己心中的打算截然相反。
a a a a 临行前,巡抚方一藻、大帅祖大寿都曾当着宁远城文官武将们的面,给过杨振许诺,许诺他只要救援松山有功,就保他成为一方总兵。
a a a a 而杨振自己看来看去,唯有眼下的这个松山城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a a a a 他并不是没有想过此行成功之后争取回到宁远城里当总兵,而且这一点也不是没有可能。
a a a a 他本来就是宁远副将,与你宁远总兵只隔着一步之遥而已。
a a a a 同时他也看出来了,辽东巡抚方一藻的手底下并没有武将,而方一藻要想在辽东立足,也需要尽快培植一个自己的武将。
a a a a 这样一来,杨振的机会自然就来了,而且这一次他真的立了功劳,所以成为宁远总兵的机会不仅有,而且只要他做通了方一藻的工作,这个机会还是很大的。
a a a a 因为他虽然出身辽东,但是现在对于已经在辽西地面上坐大的祖家军来说,杨振就是一个外人。
a a a a 若是崇祯皇帝本人或者朝堂上的阁老、辅臣们想起了这一点,是肯定不会放过往辽东军队里面掺沙子的机会的。
a a a a 所以,其实算来算去,争取回宁远当个总兵,顶了金国凤这个宁远团练总兵官的位置,是很有希望的。
a a a a 只是他自己并不愿意,而且祖大寿及其部将们,恐怕也不会让他到到宁远去当总兵。
a a a a 虽然此战过后,祖大寿肯定是要再回锦州城去坐镇松锦前线的,但是宁远城对于祖大寿本人及其麾下的许多将领来说,却依然十分重要,不可能让宁远城落到外人手上。
a a a a 而且宁远城的那潭水,可比松山城里深多了,杨振也不愿意去蹚那一潭浑水。
a a a a 原本历史上,松山城解了围以后,金国凤到宁远城里当了宁远团练总兵官,可是才几个月过去,就死在了宁远城外。
a a a a 当时宁远城里人马过万,营头很多,比之当初的松山城强多了,但是金国凤这个新任的宁远团练总兵官却一个营头也指挥不动。
a a a a 祖大寿虽然远在锦州城,但宁远城里的兵马依旧唯祖大寿马首是瞻,只听祖大寿的将令,或者只听祖大寿嫡系将领的命令。
a a a a 金国凤一死,吴三桂就回了宁远做了总兵,从此以后,山海关外所有大明官军驻守的城池,全都掌握在了祖家军的手里。
a a a a 杨振可绝不希望看见这个的结局,更不希望自己最后像金国凤那样莫名其妙、稀里糊涂地被人坑死在宁远城外。
a a a a “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可是现在兵荒马乱,朝廷上下哪里还有什么一定之规?!松山城小兵寡,地位却重要,经此一战,宁远和关内诸公,定也能够看出松山的不凡来!
a a a a “我们既然来了,还能让我们再走了?!大家不要再做其他想!不要想着过些日子拍拍屁股就走人,而是要做长远打算!眼下唯有继续老老实实厉兵秣马、整军备战,才是上策!”
a a a a 先遣营众将并不了解杨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