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5章 侵掠如火(2 / 4)

策行三国 庄不周 4487 字 2020-05-10

是蜀军的尸体,除去被水冲走的,至少还有五六百人。只有一小部分是被火烧死,或者箭射死的,大部分人死于砍伤、摔伤。还有千余人沿着江滩逃窜,乱石、树丛,处处有惊魂未定的蜀军逃兵,绵延十余里,给吴军抓俘虏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蒋钦将于禁的遗体收拾干净,送到中军。孙翊又命人送到蜀军阵前,同时劝降。

见于禁战死,大部分蜀军都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意志,缴械投降,少部分趁乱撤离阵地,逃回僰道。

孙翊命蒋琬带着于禁的遗体,赶往僰道,劝曹仁投降。

——

看着于禁苍白的遗体,曹仁的眼角不由自主的抽了抽,随即落下泪来。

“文则,是我误了你。当初若不举你为将,也不会有今日。”

nt

蒋琬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不知道曹仁与于禁除了上下级的关系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交情。但他能理解曹仁的心情,离家万里,眼看着蜀国又是必亡的局势,不降即死,这心情自然不会好。

曹仁哭了一阵,拭去眼泪,命人为于禁收敛,将来送回泰山安葬。他向蒋琬拱手施礼。

“多谢蒋君。也请蒋君谢过右都护,善待于文则遗体。”

“理当如此。”蒋琬还礼。“于将军虽败,却非无能之将,实在是双方实力过于悬殊所致。右都护也为他可惜。虽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可是大势至此,识时务者为俊杰,曹将军何必固执己见,让更多的将士无辜牺牲呢。右都护恳请将军三思。”

曹仁不语,回了座,双手撑着案缘,思索片刻。

“右都护的美意,仁心领了。只是蜀王于仁一则君臣,二则兄弟。臣不能负君,弟不能负兄。除非蜀王有诏书至,命仁解甲,仁纵使不是右都护对手,也只有死战而已。”

他轻声叹息,又道“仁闻大吴皇帝虽建新朝,却不违其父为汉臣之意,想来也能理解仁之愚钝。蒋君乃聪慧之人,就不必作无用之辞了。还请回告右都护,仁在此恭候,愿决生死,别无他求。”

蒋琬也没有再劝,躬身一拜,告辞出城。

于禁的遗体换了一身崭新的战袍,被放进棺木中,神态安祥,双手交叠,置在腹部,长刀置于身侧。曹仁扶着棺木,再次落泪。

于禁是曹昂旧部,原本是一个小小的军正,是他推荐于禁为将。这些年,于禁一直不离不弃,随曹昂入蜀,又奉命南征,阻击太史慈、甘宁,成为他倚重的大将。派他驻守雁岭,就是希望他能挡住孙翊,为曹操争取一些时间。没曾想于禁夜袭蒋钦不成,反中了蒋钦的计,身死名灭。

如果他当年没有力荐于禁,于禁怎么会死在离乡千里的益州。

曹仁很伤心。

看到于禁,他又想起了弟弟曹纯。之所以拒绝蒋琬的劝降,除了他对蒋琬说的那些理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弟弟曹纯。曹纯死于武都之战,如今仇还没有报,怎么能投降?

也正因为此,他对曹昂的选择不敢苟同。他知道曹昂难做,但他不认为曹昂投降了就能轻松。

比起投降,也许战死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哀悼完于禁,曹仁请来张松、孟达等人商议。

得知于禁一战而亡,所有人都很惊讶,神情不安。

于禁人缘不好,除了曹仁,几乎没有欣赏他的人,即使是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张松。不过谁也不能否认,于禁是一个优秀的将领,用兵谨慎而有章法,在与太史慈、甘宁的交锋中,他多次化险为夷,绝非庸将,曹仁安排他守雁岭是明智之举。

谁曾想过于禁会败,而且败得这么快,败得这么彻底。

吴军的右都护孙翊竟比太史慈、甘宁善战,僰道还能守得住吗?益州还有希望吗?

见诸将犹豫,神情各异,气氛压抑,曹仁知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