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哈哈一笑,举起茶杯,向孔融示意。“孟子曾言,夫子乃圣之时者,教授不愧家学。”
孙策很真诚,一点调侃的意思也没有。眼下的儒家还没保守到僵化的地步,孔融也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调整了方向后,迅速迸发出新的活力。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他这个引路人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孔融笑笑,坦然接受。
孙策将汉献帝临终前在平舆的经历说了一遍,尤其是他们之间的交流说得最为详细,只要他想得起来的都和盘托出,实在记不清的也做了说明,留待孔融进一步查证。除了他和汉献帝本人以后,荀彧和长公主刘和都是亲历者,他们可以做一些补充。
孔融静静地听完,眼神复杂地看了孙策一眼。
“可惜。”
“是啊,的确挺可惜的。”孙策呷了一口茶,长吁一口气。
孔融盯着孙策,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说的是孝献帝可惜了。”
孙策眨眨眼睛。“我也是。”
孔融迟疑片刻,又道“若是初平五年,孝献帝听从大臣建议,委任令尊为大将军,入京主持新政,陛下会接受吗?”
孙策迎着孔融的目光,展颜而笑。“可惜,他没听。”
“这么说,陛下有接受的可能?”
“怎么说呢?”孙策咂了咂嘴,思索片刻,举起茶杯,示意了一下。“不管教授信与不信,走到今天这一步,非我所愿,至少不是最重要的那个。”
孔融不假思索地点点头,举起茶杯,一饮而尽。“我信陛下。”
孙策有些意外,转念一想,又释然了,不禁放声大笑。
孔融也笑了,声音虽不大,却很欣慰。
——
孔融告辞而去,孙策独自在堂上坐了好一会儿,直到孙权走进来,站在廊下,拱手施礼。
孙策指指对面孔融刚刚坐过的椅子,本想让孙权坐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将这张椅子收起来,留待孔文举专用。”
孙权愣了一下,眼神中露出一丝异样。“看来陛下和孔文举相谈甚欢。”
随侍的张温、凌统走了过来,将椅子搬走,又换了一张。孙策示意孙权入座,手掌轻拍着扶手,瞅了孙权两眼。“仲谋,最近读什么书?”
孙权想了想。“主要是兵书,还有一些舆图。”
孙策应了一声。前军一直在准备进攻益州的战事,孙权看兵书、地图也是很正常的事。只不过他想问孙权的并不是这件事,然后想想又觉得没意思,便没有再问。
“准备得如何?”
孙权露出一丝苦笑。“陛下,春水已生,长江进入盛水期,一时半会怕是无法进攻了。曹操毕竟不是公孙述,不会将长江天险拱手相让。”
“这是你的意见,还是整个前军的意见?”
孙权愣了一下,眼珠转了两转。“倒也没有正式合议,只是大家都这么说。至于是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臣也不敢断言,或许……”
孙策见孙权顾左右而言他,心中不快,打断了孙权,直截了当的问道“你的意见呢?”
孙权搞不清孙策的倾向,嗫嚅着不敢回答,甚至不敢看孙策的眼睛,只能低着头,如坐针毡。
孙策盯着孙权看了半晌,忽然笑了,挥挥手,示意孙权退下。孙权涨红了脸,讪讪地起身告退。
——
数日后,孙策离开长沙,返回洞庭,随即又带着军师处、军情处的军师、参军们赶往夷陵视察。
江陵督娄圭接到诏书,赶到江边与孙策会合,登上了孙策的座舰。
见完礼,叙了几句旧,孙策便开门见山,询问娄圭对当前战事的意见。
娄圭早有准备,也不推诿,直截了当的说道“当战。”
孙策不置可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