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3章 青州定(1 / 3)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307 字 2020-05-10

诸少之中,庞统是最早跟着吴王的。他在吴王身边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他的基础是在吴王身边立下的,行事风格很像吴王,尤其是早期的吴王。

吴王是杀过人,灭过门,但亲自动手却是在襄阳时,后来就君子远庖厨了,豫州、兖州世家的死都和他没有直接关系,他本人没有杀过人。许劭多次和他发生冲突,被他气得吐血,离开平舆的时候,去送的人却是他。

庞统拿吴王在襄阳的事为甘宁开脱,是囿于他自己的见解,还是得到了吴王的授意?沈友不太清楚。但他知道一点,江东世家贪心不足,不断试探吴王的底线,吴王最近有对江东世家动手的迹象,一方面朱桓得到重用,一方面扬州刺史高柔正加紧监察,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再用庞统、甘宁这样的外州人来牵制江东人,也不是不可能。

沈家就是吴郡大族。沈友本人没有侵占土地,不代表沈家没有类似的恶行。

如果这是吴王对我的试探呢?

沈友想了半晌,还是决定保持沉默。屠城是恶行,不能纵容,他单独上书吴王,弹劾甘宁。当然,庞统有一点说得对,在上书之前必须先查证清楚,屠城是否属实,是甘宁下的命令还是部下自行其事,这里面的区别很大。他与甘宁同列九督,如果没有证据就弹劾,会让人以为他中伤同僚。再加上他和甘宁的不同出身,很容易被人引申为江东打压外地将领,世家歧视寒门。虽说沈家也只是江东本地世家,而且武风甚烈,算不上真正的经学世家,也是半个武门,可是在有心人的眼里,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沈友与庞统商议,先写一封信给甘宁,询问情况。事关青州得失,他又通知了徐琨、朱然,请他们一起商议,面对青州可能的变局。

徐琨接到沈友的通报,勃然大怒,立刻传书质问甘宁屠城是否属实,谁下的命令,如果是你下的命令,请你立刻向吴王请罪。如果是你的部下擅自行动,请立刻处决这些禽兽,以平众怒。滥杀无辜,影响吴王声誉,你必须有个明确的交待,否则我将上书弹劾你。

甘宁接到徐琨的书信,很不高兴。他觉得徐琨是仗势欺人,借题发挥,仗吴王的势,借他抢功的题。他徐琨有什么功劳?能位列九督,不就是仗着他母亲是吴王的姑母么。到了青州,寸功未立,现在我拿下了乐安,他嫉妒我,觉得我抢了他的功劳,故意要整我。

按照甘宁本人的意思,他就不想理徐琨,你上书弹劾就是了,看吴王什么反应。步骘劝住了他。他对甘宁说,屠城这种事就算做了也不能承认,更何况你也没做,人是杀了不少,但杀的是大族,不是普通百姓,而且杀人的主要是海贼出身的将士。海贼是什么人?是青州失地的百姓,他们的土地被大族侵占了,现在要报仇,天经地义,有什么不对?你为此背负恶名,不值得。

再退一步说,打下乐安就够了?我们还要继续战斗,继续立功,但只有水师是不够的,需要徐琨、沈友的配合。你现在和徐琨闹翻,互相内讧,还怎么立功?个人立不了功是小事,影响了青州大局,吴王怪罪下来,谁来承担责任?

甘宁被步骘的两个理由劝住了。他让步骘执笔,给沈友、徐琨回复,说明情况,提议协同作战。鉴于黄河即将断流,水师无法入河,但是可以进入济水,他建议以济水为战线,坚守紧临济水的历城、梁邹、临济等城,阻止可能到来的冀州、幽州军进入青州腹地。

步骘文章写得不错,不卑不亢,条理清晰,既说清了事情的原委,又提醒徐琨不要听信谣言,中了敌人的离间之计,耽误了大事。两军交战,各种消息真真假假,岂能全信?

接到甘宁的回复,徐琨将信将疑,却也不好再说,毕竟他也没有真凭实据,只能暂时搁置,以后再说。他们随即将重心放在了协同作战上。考虑到袁谭征发二十万大军出战,无功而返,伤了元气,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