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不争,哀其不幸。这三千多里路,贺纯能不能坚持到长安都说不准。”
“他一定能坚持到长安。”荀揉着眉心。“如果他们死在半路上,孙伯符的心愿岂不落空了。如果我猜得不错,他肯定是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坐视诸家派人沿途服侍,好让他们看看南阳的新政,一路平安到长安,然后看我们如何处置这些人。”
刘巴叹了一口气。“令君对孙伯符知之甚深。”
“知之甚深又有什么用,如何处理,我现在是束手无策。杨公经验老到,可有妙计?”
刘巴转到荀对面,手指在案上轻叩了两下。“杨公倒是有一个办法,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说说看。”
“让郭异反告孙策,再请天子下诏,征孙策入京,廷前对质。”
荀一愣,转了转眼睛,又抚着胡须想了好一会儿,无声地笑了起来。“这是你为杨公出的计吧?计是好计,只怕孙策不肯来。”
“不肯来,就是理亏了?”刘巴说道“我倒不担心他不肯来,我担心他要来,我们不敢让他来。”
荀眉心微蹙。“子初觉得他肯来?”
“为什么不肯?他来长安,谁敢伤他,还是说你觉得他会一个人来?”
荀脸上的笑容散去,只剩下深深的无奈。孙策敢来长安,朝廷敢让他入关吗?长安看似风平浪静,实质暗流涌动,孙策不来,长安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团结。孙策一来,长安很可能分崩离析,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力量都会跳出来兴风作浪。所以刘巴这一计看似完美,其实根本不能施行,朝廷根本没有控制局面的实力。韩遂、马腾都在和孙策做生意,他们在重利诱惑之下,很可能作壁上观,真正会听朝廷号令与孙策为敌的人只有皇甫嵩,仅凭他的部下是没有把握击杀孙策的。
荀心里很苦涩。没有实力,再好的计也不敢用。
“令君,别急着生气,我这儿还有一些东西,恐怕你看了会更生气。”
“什么东西?”荀看了一眼刘巴抱过来的那些纸,心头掠过一丝强烈的不安。“这些是什么?”
“一篇文章。”
“一篇文章?”荀看着那厚厚的一摞纸。“这是谁的大作,有几万言吧?”
“倒没有那么多,文章只是三千言,但足足一百份,一模一样的一百份,这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