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入伙(3 / 4)

战系或者其他系的独领风骚,又是一群强者出现,打翻了前面的人,所以,过分相信遗传,好是好,但是总感觉不靠谱。”

轩辕明月却是嘟囔道:“你懂什么你懂啊。”

“我不懂,我只是懵逼,对了,是特别懵逼,嗯,刚才说到哪了,对了,遗传,我们说道了三国时代,那个时代非常有趣,你也了解,那个时代,刚好是人才和法术大爆发的时代,大体和平了两三百年,积蓄了足够多的强者们,他们互相之间,爆发出了可怕的闪光点。”

“诸葛亮和周瑜一时瑜亮的传说,到了今天也是极其闪光,咳咳,这些人的后代还在呢,我还认识一个,对了,问题出现在哪里,哦哦,外面的人是坏人啊,你也知道,这样的强者,最后也没有获得胜利,因为他们不懂,苟。”

“苟?”

“能苟,才是一个人类最后称王称霸的基因啊。”

纵观人类史,能够获得最后胜利的,绝非是最能打的,最聪明的,最有钱最有势力的,而是最能保存自己的。

第一名的同志自然是够贱兄弟,说到隐忍这个词,那么绝大多数人会想到的第一个成语,就是卧薪尝胆。而这个成语的主角勾践,也堪称是中国式隐忍的集大成者。

越王勾践五年(前492年)五月,因兵败吴王夫差,勾践入吴国为人质,被困会稽。一代君王,成为敌国阶下之囚。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刘邦从不冲锋冒头,让义军互相消耗,自己慢慢称霸。

楚汉争霸,刘邦项羽之间的故事,千百年来始终都被民间百姓津津乐道。关于项羽最终为什么会兵败刘邦,最多人认可的一个原因,就是项羽性格过于刚强,不懂得隐忍。

刘邦项羽之间,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刘邦实力远逊色于项羽,对于项羽的各项“刁难”只能照单全收,还要笑脸相迎。这样的故事非常多,我们只举几个:

首先是还军坝上,原本按照先前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比项目先入关中,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知晓此事的项羽自然是大发雷霆,手下将士也都建议他杀入长安,灭掉刘邦。在这样的危机之下,刘邦没有选择螳臂当车、闭关自守,而是还军坝上,让位项羽。

紧接着就是成为后世特用成语的“鸿门宴”,如果当时的刘邦不是特别能隐忍,接受项羽的“死亡之约”前往赴会,并且在宴会上亲自向项羽低头认错,那么刘邦必然也就没有了后来的逆转。

继续阅读

后面的各位老大也是如此,从唐王朝,看着隋炀帝治下一片混乱,懵懂无知,到渐渐的起了野心,避开义军和官军大战的核心地带,拿下h关中平原慢慢苟下去。

其实最能苟的,是大明朝啊。

开局一个碗,忍耐到忍耐,无论是在寺庙里在起步的义军里,等等,在打不过大佬的时候屈膝投降过元朝,在吃鸡决赛圈坑过其他所谓义军,顺便不小心解决掉了吃鸡伙伴的义军共主,同时什么装备好捡什么不断低调的增强自己的实力,还不开语音不嘲讽不过早成为其他势力的靶子,最终力量强大了,哦活活消灭其他人成为了吃鸡的霸主。

至于商业圈这种例子就更多了,不乏两位大佬互相争夺市场,却被另外的小弟逐渐隐忍之下,突然一口吞并的可怜样子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隐忍从来都是智慧的一大象征。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隐忍,并不是说毫无底线的一味委曲求全、唯唯诺诺。而是为了自己心中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