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需要招3名员工来摘橘子。要求身高170以上,四肢健全。结果一下来了100名符合条件的应聘者。
园主本想随机挑3个人就得了,结果落选者们怎么也赶不走,挤在果园门口抗议,要求园主给个说法,自己完全符合应聘条件,凭什么招别人不招我。
园主无奈,修改应聘条件,重新招聘。新条件为:身高180以上,四肢健全。
结果一看,符合条件的还有50个人。再改条件:身高180以上,四肢健全,有果园工作经验。符合条件的剩30人。继续改:身高180以上,四肢健全,有果园工作经验,学历本科以上。
剩余20人继续改:身高180以上,四肢健全,有果园工作经验,学历一本以上,生化环材专业,会一门以上编程语言,会一项才艺(钢琴、书法、绘画、唱歌等)。
剩下5人,打擂台,前3名被录用。
结果被录用者因为受伤严重住院,花费了不少医药费。
“内卷化”就是这么魔幻而现实。
追加的条件对于采摘橘子的效率提升收效甚微,甚至毫无益处。在这样的饱和式竞争下,生产力和“大蛋糕”不增反降,进一步加剧竞争,陷入恶性循环。鉴于评论区有同学提出是人口过多过密、人均资源不足而引起的内卷。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里澄清一下,举这个例子主要是为了指出内卷化的一种表现,而不是探讨内卷化的成因。例子中虽然给定了100人竞争3个工作岗位的前提,但并不是说过度激烈的竞争就必然导致内卷。相较而言,价值观单一、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信息不对称或许是内卷化的更为直接的原因。
内卷化就是价值观单一带来的生产方式单一和恶性竞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恶性循环。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古代王朝,本来是耕地60%,草原20%,森林20%,结果由于人口太多养不起,被迫开辟新的耕地,于是破坏了森林草原,破坏森林又导致水土流失,耕地质量变差——这就陷入了“养不起人——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养不起人——砍伐森林”这个恶性循环,这就是最标准的,教科书式的内卷。还比如一个人,本来可以工作八小时,运动一小时,读书一小时,业余爱好一小时的,由于公司要求加班——就陷入了“被迫加班——没时间运动——身体变差——状态不好——绩效变差——被迫加班”这一恶性循环,这就是内卷。
由上可见,造成内卷,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价值观单一:以耕地为纲、以工作绩效为纲,其他一切都可以牺牲。
恶性竞争:永远挣扎在生存线边缘,没有任何时间和资金上的余裕可以调整发展路线。
假定某省考生数量,录取名额不变,即录取率不变。
现在有一所学校,甲校要求高中生每天学习14个小时,寒暑假和双休日补课。这一操作的效果是在短期内提高了甲校的录取率。
这种录取率提升的甜头让乙、丙、丁校羡慕,于是均决定向甲校学习,推行甲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由于担心甲、乙、丙、丁校录取率的上升导致某省其余中学的录取率相对下降,于是该省其余学校也不得不采取跟进策略,学习和推广甲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最终,某省所有中学都开始强迫学生一天学习14个小时,取消寒暑假和双休日。
于是,由于全省均采用甲校的模式,各个学校的考分尽管普遍上涨,在高考录取率不变的前提下,各个学校的录取率与推广甲学校模式之前相差无几(比如,原来一本线是550分,由于学生成绩普遍提高,一本线上调至590分,导致各个学校录取率与推广甲校之前无异。
在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