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表现中,证明自己的信念。
证明,他并不仅仅是才情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个有担当、有胸襟的智者。
胭脂湖畔,秋风再起,菊香更浓。
洛青霜坐在席间,目光深邃,神情如霜。
可她那颗向来冷漠的心,已因萧宁的文章而泛起涟漪。
那涟漪,正随着秋风,悄然扩散,久久难以平息。
秋风徐来,湖面泛起微微涟漪,映着月光和菊花的倒影,宛如一幅自然泼墨的山水画。
湖畔的柳条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与星月低语,又似在为刚才的一场盛事而感慨。
观众席间,议论声逐渐归于低沉,方才的震撼似乎已深深刻入每个人的心中,无需多言。
而在最前排的高座上,洛青霜始终保持着沉静的姿态。
她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心却已翻涌如潮。
萧宁的文章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她心中那片向来平静却冰冷的天地。
洛青霜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回响着那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八个字,是她曾经无数次在书卷中探寻,却始终未能真正感悟到的理想。
多年来,她始终认为,家国天下不过是文人笔下的空谈,治国平天下不过是帝王们的幌子。
可今天,她竟然从一个年轻人的文章中,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若真能如此,这片苍生将再无鳏寡孤独,战乱饥荒。”
“可这,又真的能实现吗?”
洛青霜心中波澜起伏。
她很少这样被一个人或一篇文章触动,甚至有些不可思议,自己竟会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产生如此复杂的情绪。
她微微抬头,目光再次落在台上的萧宁身上。
那身青衣与面具虽遮住了他的真容,却无法掩盖他身上的那份从容与气度。
他仿佛并不属于这场喧嚣,而是站在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睥睨众生。
洛青霜的手指轻轻扣在扶手上,眼神逐渐坚定。
这个年轻人,无论他的身份如何,他的志向与才情,已然超越了在场所有人。
她想知道,这个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她想验证,他的胸襟是否如文章所写,能够承担起真正的家国天下之重。
她也想知道,这个面具之下的心灵,是否如他的笔墨一般坚韧深邃。
“若真如我所见,他便有资格成为我的弟子。”
洛青霜低声自语,声音冷静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波动。
身后的青衣弟子隐约听到她的自语,忍不住轻声问道:“师尊,您在考虑什么?”
洛青霜没有回答,而是缓缓起身,目光深沉地看向白霁雪。
“霁雪。”
她的声音清冷,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白霁雪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她极少见师尊露出这样的神情,显然心中已有了极大的波动。
“师尊,您有何吩咐?”白霁雪恭敬地问道。
继续阅读
洛青霜沉声说道:“去问问那位面具公子,他可愿接受我的三道考验。”
白霁雪一愣,面露惊讶:“师尊,您的意思是……”
她的话未说完,声音却因为震撼而微微颤抖。
她自然明白,师尊要让人接受考验,意味着什么。
洛青霜自号“神川神女”,才学横溢、胸襟高远。
多少年来,神川大陆无数才子文士皆以拜她为师为荣,可她却从未真正收下任何弟子。
连白霁雪,也只是机缘巧合下得她提点几句,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