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还请父皇,认错(2 / 3)

内,大周天子是除了许知行外对这天下大势感受最为清晰的人。

他站在皇城最高处,俯视整个天下,神色莫名,没有人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这天下的另一位帝王,北燕皇帝宇文清,同样身负北燕气运,虽相比于大周微不足道,但同样也能感受到一些异样。

随后宇文清终于下定决心,召集群臣,进行了一场事关北燕百年国运的决定性朝会。

这次朝会唯一的主题就是为国取仕。

北燕治下乃是草原民族,相对野蛮,不通教化。

对于北燕国如何保证朝廷官员不断有新鲜血液,已经争论了好几年的时间。

今日,宇文清终于拍板,决定效仿大周,实行科举制。

而北燕学子所学经义,不是别的,而是许知行传下的至圣儒学。

宇文清定下三年国策,在草原各个新修而起的城池开设学堂。

将至圣儒学印刷成册,传遍全国。

从今以后,至圣儒学便是北燕国读书人心中的圣典。

这一个决定一下。

远在万里之外的许知行便感应到了。

那刚刚兴起的文道气运,开始自然而然的向北燕倾斜。

北燕国原本只有一根国运天柱,象征着百年国运。

得文道气运滋补,第二根国运天柱便开始有了雏形。

当然也只是一个雏形而已。

在北燕实行科举,究竟效果如何还要看三年后的第一场科考。

若顺利,则北燕国国运大增。

若不顺利,说不定会动摇国本,加速北燕的衰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京都城外,许知行带着赵虎萧承平两人已经走到了泰安城门口。

已经二品修为的赵虎心生感应,正要抬头看向皇城。

却被许知行一把按住,制止道:

“别看,会瞎...”

赵虎一愣,忽然明白了什么。

点了点头后,诧异的看了眼许知行。

“先生也...?”

许知行笑了笑道:

“毕竟是千年国运,不容小觑。”

赵虎若有所思,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入城后,依然还是住进了那座与萧承平府邸暗道相通的宅子。

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萧承平换上一身皇子朝服,孤身一人走入皇宫,参加朝会。

一路上,不管是谁跟他打招呼,他都置之不理。

朝堂上,天子的众多皇子除了老八还小之外,全都出席了朝会。

萧承平的目光在众位皇子身上扫过,心中暗暗猜测。

四皇子和七皇子已经确认,他们都曾派人去刺杀他。

唯有二皇子萧承启,和五皇子萧承安拿捏不定。

这些皇子的表面功夫都做的太好,几乎毫无破绽,光凭看很难看得出来。

不过萧承平早就有了其他的打算,看不看得出来并不重要。

等到早朝结束,萧承平走出大殿后并没有着急着离开。

他正想去后宫见天子,天子身边的余公公便已向他走来。

萧承平还不等他开口,便率先说道:

“公公带路。”

余公公白皙的脸上闪过一抹惊讶,随后立即隐去,躬着身子在前面带路。

御花园中,大周天子那伟岸的身形正站在一方池塘边,时不时往水里丢下一两粒鱼食。

引来一群锦鲤争抢。

萧承平站在天子身后,一言不发。

等扔完手中鱼食后,天子转过身,看着萧承平,眼里带着些许赞赏。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