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李向阳将黎小芸送到门口。
望着妻子的背影消失在村口,李向阳这才骑上自行车朝老郑家赶去。
刚到老郑家院门口,就见老郑和王二狗出门正准备上山。
老郑见他来了,笑着说:"来得正好,今天上山教鹰飞。这天气正合适,不冷不热的。"
李向阳凑近一看,竹篓里装着几捆细绳、皮套和一些肉丝。
木笼里的幼鹰正眨着圆溜溜的眼睛打量他们。
"先去东边那片岗子上,"老郑指着远处说,"那边开阔,树也密,位置不错。"
三人沿着林间小道走了约一小时,来到一片缓坡。
坡上树木茂密,却不显得拥挤,树与树之间留有充足的空间。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空气中飘荡着松脂的清香。
老郑仔细观察了地形,指着两棵相距约五米的松树说:"就这儿了。先在这两棵树上各搭一个高台,再用横木连接。"
在老郑的指导下,三人分工合作。
李向阳和王二狗负责将木板固定在树上,老郑则负责搭建横梁。
高台要搭在离地两米多的位置,这样既方便人操作,又能保证鹰有足够的起飞高度。
"记住,"老郑一边帮忙一边解释,"横梁要固定牢靠,鹰站在上面时不能晃。下面再挂个护网,以防摔伤。"
三人忙活了大半上午,终于将鹰架搭建完成。
老郑仔细检查了每处接合的地方,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现在最关键的步骤来了。"老郑从笼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幼鹰,将一根细麻绳系在它的脚环上,"这绳子一定要系好,太松容易挣脱,太紧会伤着它。"
然后,老郑将幼鹰放在高台上,轻轻抚摸它的羽毛,安抚它的情绪。
这时王二狗已经准备好了几块新鲜的肉,按老郑的吩咐站在另一端的高台上。
"二狗,你拿着肉叫它。"老郑说着,轻轻推了幼鹰一下。
幼鹰显得有些惊慌,在高台上踱来踱去。
王二狗举着肉,不停地呼唤:"来,小家伙,来。"
过了好一会儿,幼鹰似乎闻到了肉香,朝王二狗的方向张望。
它试探性地扑扇了几下翅膀,却还不敢起飞。
"不着急,"老郑安慰道,"让它慢慢适应。这飞行的本能,都是一点点练出来的。"
正当三人耐心等待时,一阵山风吹过,幼鹰似乎受到了感召,翅膀不自觉地张开。
老郑眼睛一亮,立即压低声音说:"来了,它要试飞了。"
果然,幼鹰在皮套上又走了两步,突然张开双翅,对着王二狗手中的肉干,鼓起勇气一跃而起。
这第一次飞行并不完美。
幼鹰扑腾了几下,歪歪斜斜地朝王二狗那边飞去,差点撞在树干上。
好在王二狗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它,将它稳稳地放在较高的皮套上。
"好!"老郑忍不住叫好,"能飞就行,飞不好可以慢慢练。二狗,现在可以奖励它,喂一喂了。"
王二狗连忙掏出肉,喂给幼鹰。
幼鹰开始还有些抗拒,但很快就被香味吸引,啄食起来。
"记住了,"老郑对王二狗说,"今后每次训练都是这样,先饿它一会儿,然后用肉引它飞。飞得好就多给点肉,飞得不好就少给。它很快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郑爷,它什么时候能真正放飞?"
老郑笑着摇摇头:"这得看它的悟性。一般得二十天左右吧。这期间最重要的是培养感情,让它离不开人。等它完全认人了,就不用绳了。而后就可以重新选择高度,在山下布护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