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地
四肢和头部都隐藏在地面下,其露出在地面的‘龟壳’,铺满了厚实的装甲,还有着一圈密密麻麻的机炮、大口径火炮、防空炮、粒子加农炮、导弹发射井
在龟壳的中间,最高点的突出部还有一座类似于东正教教堂的洋葱顶,其主要功能是大范围的通讯(噬天通讯网络,西伯利亚莱彻势力的唯一内部网络,连接此网络的莱彻,哪怕远在澳大利亚,也能清晰交流),除去战斗的武装,噬天内部也有机库、仓库、工厂等职能
动态时的行动形态——这个形态下的噬天,才是其真正的模样。高五十米,直径不变。
下身为四足支撑,具有两种形态,一是急行军时的履带式结构,二是爪式结构(由两条巨大的金属打击桩组成的爪子),履带式负责前进,爪式负责开火时固定在原地减轻后坐力,如此庞然巨物几乎丧失了莱彻最引以为傲的机动性
而它那浑身的武装与厚重的装甲,则令它化身为一座移动的、可攻可守的陆上要塞,再看那龟壳之下四足之上的部位,那乌龟头口腔为唐怀瑟(阳离子破坏炮),龟头之后的核心被一层层装甲所包围,而那一层层的装甲包围外,还有数架起重机、维修臂能进行建造与机修(体型较大的莱彻外部机修、体型小的莱彻就内部机修)
继续阅读
PS作者又双叒说:面对这种庞然大物,好像也能明白为什么方舟与莱彻战斗,胜率只有0%了,而且据说此莱彻还不止一架
领主型莱彻[伊凡雷帝]
从名字便可得知,其以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恐怖的伊凡)为名,不提这莱彻,先简单说说那伊凡雷帝
此公头衔本为莫斯科大公国,后在17岁时给自己加冕为‘全俄罗斯的沙皇’,对内加强集权、削减贵族、改革宗教、订立新法典、建立常备军,对外扩张积极,东进吞并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南下吞并阿斯特拉罕汗国,击败克里米亚汗国,主张‘拓荒’西伯利亚
这正是将其安排在这里的缘由,这架莱彻为忠诚于女王的势力之一,被莱彻女王授予几乎整个北亚的统治范围(其实也就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部分地区,如楚科奇、堪察加,东北亚一块儿都不归于其统治范围)
作者对自己设定的小吐槽:这不就纯纯西伯利亚王么?让伊凡雷帝背这个莱彻的名头,真是拉低了B格
OK,到这里开始,正式介绍领主型莱彻——伊凡雷帝
全高十八米,是少有的人形莱彻,就算是某要塞型莱彻[征夷大将军]也是半人形(只有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是机械足),伊凡雷帝下半身与人类一样为两条机械脚行走,四肢灵活且粗大
武装方面:雷帝头顶着模仿熊头的头盔,藏有火神炮,两手持有一把长矛,掌心配备电弧发射器,上臂、双肩、锁骨位置均配备导弹发射器,背后推进器四座
PS作者又双叒叕说:人形莱彻几乎就是个放大版的妮姬,表现实力就拭目以待吧,还是那句话实力强大的人,往往只是最简朴的描述(doge),这绝对不是我想不出太多才偷懒——!
那么,上述就是本次联动登场的人物设定,可能会有些不尽人意,但这也是最终展示到大家面前的设定,请见谅
还有,其实现在想想看,这大批人物设定就好像占了大纲的字数有6k左右,下一章开始,就会进入本次联动的第一章
你好,在残酷该死的世界当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