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京城护艺(7 / 10)

,悄无声息地朝着城西仓库潜行而去。
他们避开了巡逻的守卫,动作敏捷而又小心翼翼。
来到仓库后,他们先是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才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易燃之物——几小瓶火油和引火的火折子。
其中一人将火油小心翼翼地洒在仓库堆放书画和道具的角落,随后,另一个人轻轻吹动火折子,微弱的火苗在夜风中摇曳了几下,瞬间燃起。
他们看着火苗迅速蔓延,吞噬着周围的物品,脸上露出一丝狰狞的笑容,随后趁着火势未大,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就这样,一场毁灭性的大火在仓库中熊熊燃起,无情地将筹备人员们的心血化为灰烬……
林羽与苏瑶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将这一重大发现告知王启年。
王启年听闻此消息,怒发冲冠,“啪”的一声,手掌重重地拍在桌案之上,震得桌上的茶具叮当作响。他气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大声吼道:
“孙宏业简直是胆大包天,竟敢做出如此令人发指之行径!来人呐,即刻严查此事,务必将其罪行彻查清楚,一个都不许放过!”
然而,调查的进程恰似在荆棘丛中艰难跋涉,每一步都充满了阻碍与艰辛,绝非一帆风顺。
孙宏业得知自己纵火破坏盛会的行径已现端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一旦此事坐实,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为求自保,孙宏业绞尽脑汁,四处寻觅能助他摆脱困境的援手。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宫中权势颇大的大太监刘安。
刘安在宫中侍奉多年,凭借着八面玲珑的处世之道和对皇帝朱厚熜的察言观色,深得皇帝的信任与倚重。
在这皇宫内外,刘安可谓是呼风唤雨,众多官员皆对他敬畏三分。
于是,孙宏业精心准备了一份厚礼,那礼单上罗列着各种奇珍异宝,皆是价值连城之物。他怀揣着这份厚礼,趁着夜色,鬼鬼祟祟地来到刘安在宫外的私宅。
叩响门环后,孙宏业站在门外,心中忐忑不安,眼神中透露出焦急与期待。
不多时,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孙宏业赶忙满脸堆笑地迎上去,对着前来开门的家仆说道:
“劳烦通传一声,就说孙宏业求见刘公公,有要事相商。”
家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神色匆匆,又瞧见他手中那沉甸甸的礼盒,心中已然明白几分,便转身入内通报。
片刻后,孙宏业被引入内堂。
刘安端坐在太师椅上,神色悠然,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审视。
孙宏业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刘公公,久仰您之威名,今日冒昧前来,实在是有十万火急之事相求。”
说罢,他将手中的礼盒呈上,刘安微微挑眉,并未立刻伸手去接,只是淡淡地说道:
“孙大人,有何事不妨直说,此般客气,倒显得生分了。”
孙宏业赔着笑脸,将自己面临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言辞恳切,甚至带着几分哀求:
“刘公公,此事若不能妥善解决,吾孙某可就万劫不复矣。还望公公看在往日情分上,出手相助,孙某定当感恩戴德,日后必有重谢。”
刘安听后,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心中权衡着利弊。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也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但孙宏业送来的这份厚礼着实诱人,且他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势力,若能拉拢,日后或许也能为自己所用。
思索再三,刘安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
“孙大人,此事干系重大,非同小可。然念相识已久,情谊匪浅,咱家便尽力为吾从中周旋一二。但孙大人亦当知晓,宫中诸事,盘根错节,纷繁复杂,咱家也唯有尽己所能,至于结果如何,实难预料。”
孙宏业听闻,大喜过望,连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