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治仕无疆知我者寥寥数矣,口诛笔伐同我者别无二致。(5 / 8)

青衣,她只是笑着,对于神白须说的那句‘做奸臣,也是要脑子的。’这一句话极为欣赏,以至于笑不拢嘴。

遥想九千年前,在骐求玉镇平神骁川内各川之前,在全青复挥师南下争议之后,当时的朝野所表现的政治环境是前所未有的融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女娲城万世大典博物馆存放有一张传承九千年的国宝,名为“滚龙图”。

在那高楼殿宇之上,文官武将数百位,他们大殿中央团团围绕,一言一语之间好不热闹。

而那最中心的一位半穿黑袍金龙的男子一手撑着龙袍,一手抓着骐求玉的肩膀,将那龙袍披在他的身上。

在骐求玉身旁的武将都笑弯了腰,在全青复右侧的群臣有的竖起拇指有的露齿而笑,更有的好似在长篇大论。

而再看,还有其他几位群臣在试穿那或合身或不合身的其他款式的龙袍,他们一边议论朝政,一边讲究这织造坊上供而来的龙袍的料子货好货坏,哪里还有什么君臣之分。

而这画,乃是画圣张子胥亲笔所提,又赐名滚龙图,朝殿之上,群龙腾云,谓之滚龙图。

也因此,神骁才有了那群龙盘踞之说。

这便是神骁为人君为人臣的精髓与出神入化的所在。

躬耕为民,在同一片天地下理当平起平坐,却又因能力与品德的高低而相互敬重,有此仁心仁义,权力的霸道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浮云,而建功立业却成了争先恐后的争夺。

试问有着如此一群人的国家,焉能崩殆?

说到了这里,饶是被驳斥的好似狗血淋头的南宫彦非凡非但没有气恼,反而躬身万福以礼而敬。

“先生不愧为先生,道理自然是拨云见日般的开明。”

“可,现如今当下的神骁骁卫与执政层,甚至总代理,他们真的会将白先生拱手脱出吗?”

“此前,先生半宝川一行,天降黄水,于深崖之上揭帆立影,得引万万流民重归故土,游子抚心,至亲相逢,可谓恩泽深恩厚富。”

“而此后,投星于世,化虹落凡,福泽万川,祛毒辟瘴,不但治理了环伺宝川的白下霁之毒,还哺育了宝川千万里山河的地脉,以致天地生灵,运势永昌,可谓赐福众生。”

“先生国际上的风声即便臭名昭着,可眼下神骁一行也算得上积善积德,君子之行坦坦荡荡,自是问心无愧,神骁民众不是瞎子,自然看得见白先生的忠心赤胆。”

“本就是孤身入局,独子难立,自当明哲保身未雨绸缪,玄宗叩关,即使身持重器也不过强弩之末,不过是为了逼白先生就范,蛊惑人心借刀杀人的伎俩罢了。”

“先生身在大势,自当群起而诛之,何以螳臂挡车?”

神白须倒吸一口冷气,要不怎么说是文化人,还是写史书的文化人,举一反三见微知着自是信手拈来。

可这也只不过是站在南宫彦的角度说的话罢了,她想拉拢神白须,自然就要做的起担保,在千机门看来,一个神白须,可能要比六千万民众与一个半宝川更重要。

因为天下大事,得民心者得天下,玄宗就是真的气昏了头也不可能做的出屠灭一川的暴行,哪怕不是在他权力统辖之下的人民。

可这也没人能肯定,毕竟玄宗不是没有鱼死网破的觉悟,归根结底,他就是冲着神白须来的,想着斗不赢神骁,也得把这个乳臭未干半道跑出来搅局的神白须宰了。

更何况神白须降神入世,已是破了规矩,玄祁宗怎的就不敢玉石俱焚呢?

哪怕神白须已经面色有些为难,早已转身看着屋内两人谈话的青衣也仍旧没有开口说话的迹象,因为她也是那么想的。

两个女人默契的都不说话,也算得上是一台戏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