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慕容宜都不中计(1 / 2)

额尔达笑道“我来中原很多次了,还没听到哪个姓苍的,你这是想隐瞒本名吗?”

刘裕摇了摇头“那是大行首的见识还需要提高,当年黄帝的史官就叫仓颉,也是发明我中原文字的人,其后世子孙便以苍为姓,我的祖上在汉朝时有江夏太守讳英大人,在魏有敦煌太守讳慈大人。这些恐怕您是不知道的,不然也不会说那样的话。”

额尔达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之色,摆了摆手“你们汉人的姓氏成千上万,我又怎么可能一个个知道,就象我们草原之上,有上万个部落,你们汉人也不可能知道多少。罢了,你可以把你的妻子留下,自己离开吧。”

刘裕平静而镇定地说道“大行首,如果我只是要请你带我的妻子走,那也不用送你这些虎皮鹿皮了,你要知道,我不会和我的妻子分开,要一起走。”

额尔达冷冷地说道“你们秦国的宰相王永大人说过了,丁男不入草原,我是商人,也是代表我们大酋长的使者,不能违背他的命令。你是丁男,我不能带你走。”

刘裕微微一笑“王大人的话,我听到了,但那约束不了我们夫妻,因为我们并不是秦国的子民百姓,我们是从中原过来的。”

王永的声音,冷冷地从棚外响起“难道中原就不是大秦的子民了?”

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回复如常,他转头向后,对着缓缓走入的王永,行了个礼“见过尚书令大人。”

王永的身边,跟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一身绸缎衣服,在这个地方显得很扎眼,其人面如冠玉,眉眼之间有股难言的英气,刘裕与之对视,互相微微一愣,王永身边的一个将校厉声道“你这厮好没道理,宰相的公子在此,竟敢无礼!”

刘裕勾了勾嘴角,平静地说道“公子并非官身,即使是尚书令大人,我也无需向其行礼。”

王永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笑了起来“阁下的见识非一般常人,本官本来无意打扰你与大行首的对话,只是有点好奇,为何阁下出自中原,就不是我大秦的子民百姓呢?”

刘裕正色道“大秦失去中原,已经两年有余,当地百姓,早归晋国,如果宰相大人还认为中原是大秦的领地,那草民也可以说,那以前还是晋国的地盘呢。”

王永身边的那个绸衣少年笑道“此话有理,伯父大人,想不到这雁门之地,也有如此见识的豪杰。”

王永笑道“镇恶,这回伯父带你出来见识一下天下,可不是让你妄议军国之事的。”他说着,对刘裕点了点头,“这位壮士,你的话有道理,这是家侄,名叫镇恶,先父大人一向钟爱此孙儿,临去世前也一直嘱咐我等要好好历练他,一时失言,还请见谅。”

刘裕也有些意外,心中暗道这王永果然不愧是王猛之子,身为宰相,对自己一个草民还有如此的气度,即使是在晋国,也只有谢家,谢玄,王恭等数人才有此风度,由子及父,可知王猛当年的心胸,难怪可以辅佐苻坚成就一番霸业,他也正色道“乡野村夫,一时乱语,让大人见笑了。我和我的妻子,都是居于山野之间,只是这乱世让我们无法立足,所以才想着北上出关避难。”

王永点了点头“大秦不幸,失了天下,放弃中原,也就等于放弃了中原子民,你们不认大秦,我也无话可说。只是听你的言谈举止,不同一般惜身的草民,何不投军,做出一番功业呢?”

刘裕淡然道“中原纷乱,战火纷飞,我和我们的族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不想再留,既然连故居都不要了,也就无所谓什么功业之心。王尚书,在下不才,几年前也曾响应天王诏令,南征想要建功,结果却是连家园都没了,请恕在下不能从命。”

王永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摇了摇头“大秦对不住壮士,怪不得你不认自己是大秦子民,好吧,我就祝你能在草原上找到你想要的生活吧。”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