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别说克扣他们一半口粮了,这都算是保守的干法儿了。 若不是这种收敛的写法,能过得了审吗? 宁远从一开始就知道,真正实际下乡后会面临的情况。 所以才一直都把囤积粮食放在首位。 真正没被记录下来的真实下乡情况是什么样的? 说个数据,大家自行体会吧! 自从56年提出知识青年下乡参与建设后,一直到78年知青返乡。 有记录的,看好哈,是有记录的下乡人数,大概是一千七百多万青年。 最后成功返乡的,不足三分之一! 其次,有记录记载下来,死亡的人数,大概是两万六千名左右。 记录失踪,或者干脆就连记录都没有,似乎完全没有来过这个世界的,大概也有六十多万。 额,此外,有记录的,还是重点哈,政府统计有记录的,大约有一万六千以上的女知青,遭受到了强奸猥亵!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来《一九四二》里,老蒋和李培基的那段对话。 “此次受灾,合南到底死了多少人?” “政府统计,一千零六十二人!” “实际呢?” “大约,大约三百万人!!” 不能说!也没办法说! 宁远他们这个院子被街道办也光顾过了无数次了。 这么一大帮子青年,在他们眼中,那就是一个个指标,那就是一次次大会上点名表扬的功绩啊! 所以,尤其是到了七月后,街道办这边的工作人员,几乎是天天上门来鼓动劝说。 宁远则是一次又一次的直接顶了回去。 扣粮票?你扣去!爷们儿在乎你那仨瓜俩枣儿吗?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跟我说得着么? 还支持教员的主张,我支持可以啊,但你不能让我去玩儿命,然后换你们的进步啊! 所以,这一大院子的青年直接成了远近闻名的顽固。 被人盯上是肯定的。 黎援朝,李延军,贺晓栋他们家里大人还在的,直接把他们都送去当兵了。 一批一批的哥们儿离开四九城,宁远他们也是隔三差五就要和这帮要离开的哥们儿,去老莫聚一顿,喝顿送别酒。 直到张海洋也被他老子严令下军团。 宁远他这个被街道办甚至整个海淀区知青办都视作顽石的小团体,终于开始从内部瓦解! (下午还有两章!兄弟们再支持一波为爱发电的小礼物吧!剧情推进中!)
第217章 开启(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