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三杨争燕(2 / 2)

杀。”

“武将,有尉迟海、胡三山、肖元庆,燕州十八卫,燕州甲卫等等。”

“文臣,除了别驾刘宽等人可以坐镇后方之外,军师祭酒诸葛先和长史司徒戟,乃是善谋之人,每战必有良策。”

“故而,儿臣以为,燕州不缺文,不缺武,不缺战力,不缺军魂,不缺民心,唯独就缺了一个杨氏子孙坐镇。”

“秦王和冀王,各有职责,不可随意而动,以免乱了大局。”

“儿臣之三子杨松,聪而好学,文武双全,其智不在枫儿之下,其勇亦不在儿臣之下,更是懂得变通,非迂腐之辈。”

“因此,儿臣举荐松儿为燕郡王,率领燕州文武和军民,抵挡西匈奴的进攻,保我大楚国北疆之安定。”

秦王杨铭已经击败冀王杨错,哪里会让杨钦得逞,立即说道:“太子所言不差。”

“松儿确实敏而好学,文武全才,深得太子和太子妃喜爱。”

“若无战事,松儿治理一方,自然是游刃有余。”

“然松儿虽然文武双全,却并未上过战场,便有纸上谈兵之嫌。”

“如今,我燕州数败匈奴,乃是一片大好形势,绝不敢出现任何不确定因素,以免坏了父皇日后的伐吴大计。”

“更何况,匈奴之北,还有大荒国,实力不次于我大楚国,非匈奴可比。”

“故而,我之意,松儿意欲就藩,可请父皇在中原地带寻一州而封之,万不可封国燕州啊。”

“待到松儿经历数载磨砺之后,太子再给他委以重任,亦是不迟啊。”

秦王杨铭很聪明,以杨显的伐吴大计为借口,杀伤力就会加倍很多。

冀王杨错眼珠一转,笑着说道:“三哥言之有理,小弟也觉得直接让松儿执掌燕州,对父皇的伐吴大计不利。”

“本来,柏儿亦无军旅之功,执掌汉州,已是勉强。”

“近两月来,柏儿并无甚建树,已经对父皇的伐吴大计有所影响。”

“若是再将松儿封到燕州重地,万一有什么意外,伐吴大计只怕会再拖延数年之久啊。”

刚才,还内斗的秦王杨铭和冀州杨错,突然又联手起来,一起抵制太子杨钦。

“启禀父皇。”接着,冀王杨错突然一转话锋,向杨显拱手道,“冀州在儿臣数年治理之下,还算是物阜民丰,欣欣向荣之局面。”

“儿臣建议,改封儿臣为燕王,册封松儿为冀郡王,如此则是两全其美之策。”

杨显:“……”

杨钦:“……”

秦王杨铭:“……”

他们三个同时有一个念头,这个杨老四,果然不愧有反应迅疾之名啊。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三月天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