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征程一路向洋(十六)~格陵兰海上见闻(2 / 4)

“好!我相信大家也会做的非常好!中国北极科考队的历次航线路线体现出了中国极地远洋科考在北极科学考察中的持续探索和技术进步上。从首次穿越北极航道到抵达北极点,这些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极地科考的发展,也为全球北极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让我们以前辈们为榜样,加油向着更高更好更全面的极地科考去努力。”

潜龙又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着:

“伙伴们,我们现在的科考条件可比过去更好了,大家一定要加油做好各项科考工作。不负祖国重托,不负中国海洋科学研究院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七月的格陵兰岛,海风凛冽,寒意与暑气在交替中编织出一种别样的氛围。中国极地科考船“鲲鹏三号”犹如一座钢铁巨兽,航行在格陵兰岛西北部的海洋之上,破开层层叠叠的海浪,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海上科考之旅。

“鲲鹏三号”的甲板上,科考队员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即将肩负的使命。科考队长潜龙,步伐矫健,眼神坚毅,他穿梭在队员们之间,时刻关注着每一个细节,指挥着科考队员们认真细致地工作。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最初的航行日子里,海洋呈现出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湛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队员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各种测量和样本采集工作。海洋生态组的队员们熟练地放下网具,期待着收获这片神秘海域中的生物样本;海洋地质组的队员们则专注地操控着钻探设备,试图揭开海底地质的神秘面纱。

在海上航行一个半小时后,这种平静很快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打破。当科考船航行到格陵兰岛西北部的一片海域时,远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座座巍峨的冰川。这些冰川像是古老的巨人,静静地屹立在海洋之中,散发着一种让人敬畏的威严。它们的表面被岁月雕琢出奇特的纹理,有的如锋利的刀刃,有的似蜿蜒的巨龙。

随着科考船逐渐靠近冰川,浮冰开始在船体周围漂浮。这些浮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它们在冰冷的海水中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对于科考队来说,浮冰的出现无疑给科考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们不仅阻碍了科考船的前进,还可能对船舶造成损害,同时,也增加了队员们开展户外作业的危险性。

科考队长潜龙和老船长李钢深知浮冰的危险,他沉着冷静地指挥着船只,小心翼翼地在浮冰区航行。他通过无线电与驾驶台和船舱内的各个小组保持密切联系,不断调整着航线,确保“鲲鹏三号”能够在浮冰的缝隙中安全穿行。

科考队员们与浮冰展开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海洋生态组的队员们想要采集靠近冰川区域的生物样本,研究浮冰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然而,浮冰的存在让他们的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他们的采样船在浮冰中艰难前行,每前进一点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一次,采样船被一块巨大的浮冰撞击,船体剧烈摇晃,险些沉没。队员们惊出一身冷汗,但他们没有退缩,在迅速稳住船只后,又继续坚定地投入到工作中。

与此同时,海洋地质组也遭遇了难题。他们原本计划在冰川边缘进行海底地层结构的探测,可浮冰不断涌来,将他们的小型机动科考快艇固定在冰面上。仪器设备的搬运变得极其困难,原本规划好的探测点位也无法准确到达。但地质组的队员们没有丝毫抱怨,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经验,用绳索和撬棍一点点去除冰块,重新寻找合适的探测点位。

就在科考工作遭遇重重困难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来袭。狂风呼啸,海浪如山般涌起,狠狠地拍打着“鲲鹏三号”的船体。“鲲鹏三号”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晃,仿佛一片树叶在波涛中飘摇。科考队员们紧紧抓住扶手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