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现场办的矛盾(2 / 3)

人啊!”

陈英俊一通听下来,心已凉了半截,心说:那不就是我和林致远里选一个么,还选啥?你们早就想叫我去又不肯直说,绕这么大一弯子!心里这么想,嘴上冷不丁冒出一句:“早上例会公司刊物上不是还写着‘要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之类的话么,白纸黑字的,怎么遇到事情就都不管了?”

这个事么,施科长内心其实也是憋着一包火,本来工程上人手就紧,这种协调的事情完全可以从总师室或者其他科室里派人去,可是跟王荣坤汇报了两次,被批了一顿顶了回来,一句话“谁家的孩子谁家抱!”哎,胳膊拧不过大腿,没办法,只能自己内部解决。但陈英俊当面这个态度必须敲打敲打!施科长暗暗酝酿情绪要当场开销他。沈敏杰及时接话说道:“英俊,做人做事要有大局观,要体谅集团的困难。半年度会议刘总说了,今后房地产开发将迎来历史性大发展大机遇,今后公司开发条线上人手紧张的状况肯定是会持续一个较长过程的。大家是只能向内挖掘潜力!”

继续阅读

陈英俊听了不再响,但脸上还是一副不屑的神色。其实他的不屑并不是针对沈敏杰,而是冲着“房地产历史性大机遇大发展”这种话去的。刘积仁在半年度工作会议上关于房地产开发面临历史性机遇的讲话,并不被一些人群认同,认为他言过其实。甚至连王荣坤都持反对的观点,曾在朋友圈的饭局上说过“不分房那还干啥革命?”

施科长被沈敏杰这么一挡,要再对陈英俊发火就有失风度了。他略一沉吟,说道:“正好,还有个事,本来想等下次例会上再宣布的,今天先跟你们说一下。集团接下来要给工程科工作人员配寻呼机了,这是对工程科工作的重视,其他科室部门职工都没有的。分两批配,第一批先给骨干管理人员,第二批给普通人员,大部分是数字机,有很少量的中文机。这次谁去街道参与做信访工作,就优先给谁配,而且配中文机,号码优先选!”

这绝对是个重磅消息,这年头谁不想配个寻呼机呢?不要说确实用场很大,找个人不要太方便哦。即使是用处不多,能在腰间别一个BP机,那是何等的荣耀、何等有面子啊!陈英俊早就想配寻呼机了,有时看到别人腰间BP机“滴滴滴”响起,心里就像猫爪子挠一样,心痒痒的。可是寻呼机的市场价格实在烫手,内心踌躇许久一直舍不得。当时的中文寻呼机要四千多元一个,数字机也要两千多,而且每月还要交台费。好嘛,够得上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了。这个条件太有诱惑力了!陈英俊稍加思索,“咳咳”两声,开口说道:“哎,我们也理解集团的现状,到处缺人手么。这样,我先表个态,如果领导觉得我合适呢,我个人愿意参加街道的信访工作。不过这边项目上我还挂着,毕竟明年我要评工程师了,没有业绩评不了。”

章哲立也忍不住跟着表态:“我个人也愿意参加!虽然我才刚参加工作,社会经验不能算丰富,但是我在学校学生会里任过职,协调能力还可以。”章哲立自己本来打算要买个数字寻呼机,现在不但免费还可以选中文机,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说什么也得争取一下。

这样就最好了。本来属地政府要求公司派2-3名工作人员配合解决影响老百姓施工的情况,因为老百姓的诉求多样、情况复杂,有的投诉施工扰民的问题,有的投诉影响房屋质量的问题,没有专业的工程人员配合,工作不好开展。施科长和沈敏杰初步商量,至少先抽调一个人给他们,拖拖再看,现在有两位同志主动跳出来,正好,一揽子解决。施科长问道:“小林,如果小陈和小章都抽出来,你和小陆两个人现场顾得过来不?”林致远想了一下,说道:“本来这么个项目配四个管理人员也是刚刚好,现在这样肯定会紧张,不过施科长刚才不是说了么,就是阶段性的任务,况且街道那边上班也不是铁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