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回京风波(3 / 4)

让那些庶民做工,根本就达不到警告他人的目的。

他听完王归他们的报告后,认为皇帝在处理武阳郡几万匿户时,直接就判定庶民无罪,严惩收容庶民的做法挺好。

一来武阳郡的庶民确实不是主动隐匿,是被逼迫的;二来就是要让有能力收这些庶民的大户担重责,让他们都知道自己和庶民不对等的刑罚,再有人想干,那就考虑清楚后果。

庶民自己隐,那就按从前的晋律罚,但是这种主动收容的,必须严惩。

潘侯的重订之言一说完,立刻就有人反对。

“陛下,晋律岂能容他潘侯一言就要修改!”

潘侯立刻回道:“周到现在,诸国变的法,改的律还少吗?时移事迁,晋律自然也要跟着变!”

又有人道:“罚钱就算了,流放南岭未免太过了些。”

潘侯点头:“也是,您家里钱多,想来是不怕被罚钱的。”

那人气得站了起来,指着潘侯骂道:“竖子凭空污我清白!”

眼看潘侯再说一句就要把人说动手了,小白下场制止:“万物更新,现在的晋不是从前的晋,晋律自然也是要跟着变化的。”

然后他看向公孙弘:“公孙丞相怎么看?”

把眼神从跟着皇帝出发又回来的簪子上移开,丞相安慰自己,事急从权,燕地的事情陛下待着大家已经每天都在处理了,回来了也是年前把案子赶紧结掉要紧,就不要在意他什么衣着了。

抖抖袖子,老丞相大概已经知道皇帝是什么态度了,于是他站了起来。

“潘侯所言,确有道理。”

察觉到目光全都聚在自己身上后,公孙弘又慢慢道:“只是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处理燕地的案子。

拿燕地出来,按潘侯的提议先着重处理并无不可。只是要大晋全按新律例严惩的话,为防止有冤假错案,还需年后再议。”

本来这种时候,大家都放假休息了,但是这么一桩大案,确实要人加班。

只是大家年还是要过的,陛下您也还是要去祭庙的,有些事情还是留到年后吧,也给自己人一个改错的机会。

小白爽快的点头:“就按丞相说的办,这几天先把燕地的案子都结了,改律一事,年后再议。

武阳、北平二郡的郡守,姚章,你和丞相一起商量去选。”

皇帝一回洛京,就快速把城门口接他的百官都打包到宣政殿,开大朝会做工作报告,又快速的给明年年初定了个大事,就这样散了会。

皇帝人走了,其他人的事情还没完。

宗正卿一出门就喊住丞相:“公孙丞相,留步!”

公孙弘猜到他是为了什么,给了个面子在原地等着。

第五槐一脸难办的样子:“燕王后在内的十一个后妃,还有两子三女……”

燕王人都死了,他觉得这事是不是就该到此为止了,毕竟死的时候他也还是以燕王身份被皇帝杀的,不是罪人。

只是皇帝把人交给他的意思,也不像是要放过燕王后人的意思,这次啊让他左右为难。

“把燕王削去宗籍。”公孙弘态度坚定道。

燕王作为某些事情的罪魁祸首,就算被皇帝斩了,他这个武帝的好臣子也不会容许武帝有这种儿子在,坏了他的名声。

第五槐忐忑道:“都是稚子,会不会太过了些……”

燕国已除,燕王人也没了,再没了宗籍,他的后妃还能回娘家,这些个孩子就只能做庶民了,以前王宫里的生活肯定是没有了,作为皇帝侄子的待遇也都没了。

公孙弘淡淡道:“蓟州死的十万百姓里头有多少稚子尚不可知,蓟州城还想再出现稚子,也要等个好些年呢。

如果不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