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郡守(2 / 4)

他目标也还回洛京;张宏的话,半个本地人,年轻想出头,目标也是去洛京。

杨颂就这么仓促的走马上任了。

他年纪大,资历也大,张田孙赵杨五家的人他都认识,指挥安排五家的人他干的轻车熟路。到底也是经过齐王,来到燕国扎根的人,没做过官,但是知道现在蓟州到底要干什么。

找柳珀借了些兵,又把五家这趟带出来的子弟、仆人全都使唤上,杨颂开始一点点稳定蓟州的秩序。

王归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管着士兵,还有管燕王宫那些士兵,城门守卫、长城修复。

陈冬、刘德保护皇帝;柳珀管燕国上下罪案整理,以及百姓损失登记,他是最忙的,张巍也在根据罪臣名单去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家中,收押清点粮食,组织百姓和将士们的粮食发放、管拆燕王宫。

小白别看昨天开始不怎么忙了,都有闲心教百姓们唱点时令歌和乘法表,但是每天早午晚也要过问一嘴任务完成进度的。

现在有了杨颂这个新太守的全力加入,张巍和柳珀那边燕国罪臣们还有燕王家眷首先就被带走,关进新整理好的监狱里,由一小支士兵看着。

然后杨颂配合王归一起把全城街道清理了,不止尸体搬出去,血迹打理干净了,还派人一户户敲锣告知百姓现在蓟州的有人管理的情况,让他们不要害怕,正常生活。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面他还要接受柳珀那边的百姓资料文书工作,等调来的粮食到了,分发百姓粮食,整理丈量田地进行分田,那些无能力耕种养活自己和家人的,也需要统一管理。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一整天他都在奔走忙碌或者伏案记录,自己忙,也把渔阳县的大家安排的团团转。

夜色将暮,渔阳县的大家也累了一天,都到了前燕国相国府,现在的临时郡守府,想和杨颂在商议商议明天干什么。

成了自己爹手下唯一一个不领俸禄,只管干活的下属,忙一天了的杨德喊道:“父亲,赵伯父他们到了。”

杨颂从案桌前坐起来,一展长袖,抱歉的看向众人:“处理公务都忘了时间,诸位请坐,请坐。”

别管老的小的,大家看着他这副新官上任意气风发的模样,说不酸那是假的。

就连一向沉默比较多的孙令暻都看向自己父亲:“晚上我来磨墨吧,父亲。”

看看人家杨德的爹,五十多了都是白身,还能熬夜写出篇文章,把自己折腾上了代理郡守的位置,您也得争气啊,爹。

一天都在蓟州城跑来跑去干活的孙彪骂道:“闭嘴,你怎么不争口气。”

他就是想安心躺着养老,才早早把家里事情都丢给儿子管,哪想到儿子也想早早养老。

孙家父子你来我往的对话,渔阳县的大家都秒懂是什么意思,红眼稍微被这一打岔好上一些。

于是大家入座,听了杨颂安排后面两天的工作安排,还有陛下走后,关于丈量田地分地的事。

说起这个,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动,毕竟这么大片空余的土地,心动一下才正常。

杨颂也不拿乔,直接就道:“陛下现在需要蓟州休养生息。我们几家被燕王绕过了,算不上灾民,这次也来蓟州出了力,分点田不成问题。

只是蓟州百姓死伤过重,一些士兵都要让他们解甲归田,剩下的百姓更是不能无家无田。”

虽然不是灾民,但是心向陛下的心,皇帝是看见了,也不会白拿他们的粮食人手。但是田可以分,人不碰。

赵申问他:“那杨兄,你们杨家会分多少?”

杨颂:“我们这次带来蓟州的粮食有多少,按照往日市价,我们杨家就换多少。”

其他人疑惑,一点都不贪心?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