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金牌工具人(2 / 3)

经验,毕竟这玩意儿指望着收学费赚钱,那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还是要跟政府配合,只不过虞小龙压根就没想到,除开几家重化工大国企,建康本地有名有姓的大老板,一个都不感兴趣,建康市政府本届班子有多么恼怒可想而知。

前后建康市政府给省府作报告有七八次,提到过“沙食集团”在沙城的模式,所以就建议让“紫金科技”还有“金桥电脑”带个头。

政府主要还是出政策,干活儿还得是人去干,但“沙食系”没讨价还价就响应,多少就有点金牌工具人的意思了。

好用到这种程度,省府上上下下很是体面,教育厅一二把手吹牛逼都感觉轻松了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啤酒大战死保张浩南不是什么偏心,而是理所当然。

建康军区也派了人考察过,觉得“沙食系”的安置条件和待遇,确实算得上稳定,对退伍兵是个很好的安置去处。

每年退伍那么多人,要都能捧起铁饭碗,那还得了?

所以就划了一条线,高中文凭就是个门槛,过了就在“沙食系”的教育产业相关吃饭;没过要是务农,就去学个技术,这方面“沙食系”本身就有了培训体系,能开收割机,攒个几年钱,那肯定是要比纯粹务农强。

这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涵盖面,那就是“再教育”,因为很多退伍兵其实也就初中文凭,如果本人也有主观意愿,可没有高中文凭,在没有额外渠道、途径的情况下,等于说就是断了他们在“代课老师”这条线上的路子。

div&nt;ntentadv" “沙食系”的配合,就相当于做了个补充,可以“再教育”之后,让退伍兵拿到高中文凭,再去从事“代课老师”,然后再获得两百七十块钱的补贴。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看似平平无奇的玩意儿,最后是建康军区出马,内里隐藏的资金量,按照两江省的规模,一年支出可能就要一个亿。

显然“沙食系”是很难光靠现有财政支撑得起的,也不现实,建康军区出马,首先就是解决部队和地方的政策制定,给“沙食系”的拥军项目开绿灯。

这方面政府从税收入手,以“沙城啤酒”为例,因为下辖大量“沙洲·xx”系列,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子品牌,比如“沙洲·彭城”啤酒,就可以做专项资金管理。

本身“沙啤”的税肯定是一分不能少的,但是可以在减免上做文章,比如说“沙啤”的税,贴到“沙食系”的教育产业投入上,两相结合,按照一百万吨的产量五六个亿的税,是撑得起省内广域教育培训劳动支出的。

理论上建康军区是希望在中央“三下乡”的框架下,把“沙啤”的税,变成类似烟草税的性质。

一句话来概括:啤酒喝得越多,退伍兵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条件也就越好,获得的就业机会上升渠道也就越多。

这些事情,地方政府能够知道详细情况的,除建康、姑苏外,也就彭城这种重点城市的政府班子才有数。

整个上半年过去,彭城在啤酒大战中捡到大便宜不声张,那也是有缘由的,毕竟在“沙食集团”的农村供销合作社项目上没有太大的进展,现在不提前多喝两口啤酒,多解决一些本地退伍兵的就业,那不是犯浑是什么?

而省内其它城市,要到“建军节”的军民大联欢活动,才回过味儿来,下半年的两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就有退伍人员的安置,成果是相当喜人的。

“沙食系”保守估计每年都要一个亿左右的开支,而这份开支,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而扶持力度就看喝啤酒喝得多不多。

秃头老汉在东北暗爽啤酒上税五六个亿的时候,省府想法比他考虑得还要深远,大军区也十分满意,毕竟当兵的能多点出路,总归是好事。

整个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