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胥吏有法劳钱财(2 / 3)

虞书 大虞太史令 1647 字 3个月前

纳的时候,从度量衡上面下功夫。

最为人知道的就是斛面,这粮食倒入升斗之中,本来就只要满到和量器边缘持平就算合格了,但是这些小吏非要堆高,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个叫做高量斛面。一般情况之下,一斛可以多出五升,甚至可能高达七八升。

这是在是上面做功夫,也有下面做功夫的,那就踢斛。

这收米的时候,应该让米自然倒入斛中,但是这踢斛就是一边倒,一边用脚踢斛斗,让米这些填实,以此来多加征。

这两种好算好的,还有一些,直接不用官家的,而是用自己制造的,这不但形制要大一些,有的还故意用厚薄不均的木板钉成,这样斛斗能装的就更多了。

第三就是勒折,这折物本是朝廷考虑到,这些人未必拿的出赋税那些物品,于是可以让他们用同等物品来抵挡。

这也是圣人的好意,但是在胥吏的操作之下,就成为敛财的手段。

有些地方,原本那一匹布才两贯钱,而他们非要三贯钱来折。这小麦每斗不过三十文,而胥吏们规定九十文来折,这农夫要用三斗小麦,才能凑齐一斗的税额。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一种,没有这么明目张胆,但却是更加歹毒。如地产盐,这赋税就有纳盐一项,这些人,先把一斤盐折价为一贯,然后再将这一贯钱以每斗四十文的价格这算城二十五斗小麦,又把这二十五斗小麦折算成每斗六十的钱。

这绕来绕去,这原本一贯钱,就一千五百文了。

农民多数人都被这一套给绕晕了,心中虽然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不对,最后只能咽下这苦头。

最为可恶就是,这些都是小民受到这些不公,至于大户人家,就算有些残次,胥吏也会收下,不会过问。

四蕴说完,那个掌柜还说,在他们这里,还有几种不公,第一便是挂飞红,这是为了小民所缴纳的税银能够顺利入库而收的彩钱,若是不给的话,那么就以成色不收,等到期限到了,衙役带人抓人就是了。

第二就是丐尖斗,这些人连高量斛面都难得弄了,直接告诉小民,自己要收取上面的,每家人多献上一斗。

第三就是地盘谷,故意将这些粮食撒到地上,不给小民捡起来。

第四就是风车谷,这要过风车,不过过风车就只过一半,剩下的一半,这些胥吏也要了。

五是仓门簿贵,这登记的册子太贵了,也要拿钱来。

六乃是看样品,这看的样品,自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陈士弘出身贵族,锦衣玉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听的是触目惊心,他忍不住说;“这还没有王法了,还有没有天理了。”

“相公,你是一个读书人,自然不懂这些,我也是见没有他人,才和你谈这些,你听了之后,笑一笑就好了。莫要当真,也莫要记在心上,你若是一时冲动,惹上衙门的人,到时候只怕你头上的方巾难保了。”

陈士弘谢过掌柜的好意,告诉掌柜,自己知道怎么做,自己不是那种冲动的人,自己会妥善处理好这件事的。

陈士弘在出宵之前,就在附近乡村四处走访,询问详细情况,到了的出了元宵,陈士弘也到了县衙前。

陈士弘拿出自己的文凭说:“我乃是朝廷认命的县令,前来赴任。”

衙役早就知道新的知县要来了,于是连忙请他进去。

陈士弘到了后堂,很快,他收下的人员就到了。

陈士弘询问了性命,然后给县丞验明了关照文凭,县丞就将大印交给了陈士弘。

第二天,陈士弘没有升堂,找来民房师爷,询问说:“白册是否已经登记好了。”

师爷说着离收取夏税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