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章 或阴或雨(1 / 3)

虞书 大虞太史令 1655 字 3个月前

乐琼见林泉如此,于是带着林泉出去踏青。

这祥云府四季如春,就算进入初夏,也算气候宜人,这一次就林泉和乐琼一起,仆人都没有。

两人骑着云马,慢慢悠悠在郊外走着,这郊外因为很少人耕种,倒也是绿草茵茵,野花点缀。

林泉见到美景,到也是放松了心情,和乐琼有说有笑,倒是自在。

这一路南行,信马由缰,也不走官道,景色越加迷人了。

林泉感叹说:“陶诗有句说的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如今我们也算无丝竹之悦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惜谈笑之间,没有鸿儒,只有我这么一个白丁。”

林泉一笑,说乐琼乃是天地造化所精,非是寻常鸿儒能够比较的。

林泉来了兴趣,谈了一下阴阳,说着天地俊杰,都是禀阳气而生,这阳气得到的越多,人行为就越加正直,如同尧舜一样,那就是所谓上人。

除了阳气而生,也有循阴而生,这些人天生大奸大恶,他们的才学和俊杰一样多,甚至还要多,只不过他们不行正道,留下万世骂名。

而芸芸众生,或是阴多阳少,或是阳多阴少,不一而足,这些人可以通过学习,来成为俊杰。或是自甘堕落,强者为贼穷则丐。

林泉不认可性情说,认为这两个和善恶无关,任何人都有七情,若是这是恶的话,那么天性之善,如何能够生出恶之情。

林泉说着,不由拍了一下额头,对着乐琼说:“琼妹,我这道学气又犯了。”

乐琼一笑,对着林泉说:“林公子,你真是博学,而且你不落窠臼,其他人大儒,我也听人说过,要不准守什么疏不破注,要不狂禅解经,如同你这样有理有据的解经,真是少有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的弟子,自然要比我更聪明。其实注疏,不过郢书燕说而已。”

这个典故很生僻,乐琼询问这是什么意思,林泉说有一个楚国人给燕相写信,因为是夜晚,视线不太好,于是这个楚国人对着仆人说举烛。

有时候人这么说着,手就这么写了,当时楚国人没有注意,这一封信到了燕相的手里,燕相看了之后,对于举烛这个两个字,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断句都难解。

燕相也是一个聪明人,最后想出来了,他将信递交给燕王,告诉燕王,这是楚国人给他的建议。

这举烛就是举贤,烛着光明也,贤士之别称,于是燕王大喜,选举贤士,燕国因此大治。

林泉说完,告诉乐琼,其实这个故事,就是一个郢书燕说。

乐琼一时间无法明白,林泉告诉乐琼,这就在于这个说字,有的人认为读说,说话的说,这样就是燕国丞相的那一个说法。

另外就是读悦,愉悦的悦,若是悦,就是燕王并没有选举贤士,而是楚国人称赞燕国聚贤,连楚国人都知道,自然燕王大悦了。

乐琼说到底如何呢?林泉说这就不清楚了,反正各说各有理的。无论如何,原本的意思,已经不可考了。

林泉说到这里,继续说:“你提到的疏不破注,就在这里。”

这疏不破注,是因为年代越久远,就越来知宣父本意,所以这传是离宣父最近的人写下来,离圣人本意越近,所以要疏不破注。所谓千年下之人,何以知千年上之人。

而狂禅接经,是认为千古圣人,心同此心,情同此理,这个治世之法,是没有年代的界别。

林泉说着两者其实都是认为宣父真意可以求,但是林泉却认为,除了宣父本人之外,其他说法大多数是郢书燕说,而他解经,也是如此。

不过这话林泉也只能对着乐琼说说,真的要大庭广众说了,那可是动摇了儒生的根基,若是宣父真意不可求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