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篮子,在路边叹气。
二郎上前询问,得知老婆婆孤身一人居住,平时靠纳鞋拿到集市售卖,以此讨过生活。
今日回家路上,不慎崴到了脚,无法走路,只得叹气。
二郎见状,说道:“你这般年纪,可当我祖奶奶了,就让我来背你回家吧。”
老婆婆感激不已。
二郎背起老婆婆,朝着她的家走去。
一路上,老婆婆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原来,她年轻时也曾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但命运多舛,如今孤苦伶仃。
到了老婆婆家中,只见是一间简陋的茅屋,无其他值钱家当。
二郎放下老婆婆,准备离开。
老婆婆拿过一双鞋给二郎,说自己八十二了,这鞋是自己纳的,希望二郎不要介意收下她这番心意。
二郎无法回绝,只得悄悄往桌上放了银子,然后离去。
又行了数日,烈日炎炎,大地仿佛被烤得滚烫。
二郎在一山坡大树下纳凉,忽然前边传来吵闹声。
他走过去一看,只见有十多个山匪,围住四五个贩卖枣子的小贩打劫。
二郎平生最见不得这种恃强凌弱之事,当下一声大喝,跳了出来。
那山匪见少年一人,都不放在眼里。
他们哪里知道二郎的实力,区区山匪岂是二郎的对手?
二郎身形如电,拳脚如风,全把山匪打得屁滚尿流,各自逃命去了。
那几个小贩都来拜谢,二郎只让他们快走。
小贩无以为谢,抓了一包枣子给二郎。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郎不喜吃枣,但也不好推辞,只得收下。
又行了几日,二郎终于打听到问道山就在不远。
行至山下,天黑了下来。
二郎准备找个店家住一晚,明日上山拜师。
然而,周遭都是民户,并无店家。
无奈之下,他只得随便寻了一间农户,依例拜纳房钱。
那户主有女十三,生得国色天香。
见到二郎外貌,十分欢心,有心与他做对夫妻。
那户主也十分满意,便做了些酒食,前往少年房间,与他说了那意思。
二郎拒绝道:“我只有问道之心,不想那儿女私情。”
那房主无奈,只得离去。
第二天天未大亮,二郎放下银两,悄悄离去。
上得山来,只见一座仙山巍峨耸立,仙气环绕,景色宜人。
有那樵夫唱着山歌而至,二郎连忙上前询问:“山上可有仙人?”
樵夫说道:“打柴三十载,未曾见过。”
二郎不信,定要见那真仙。
他上得山顶,遍寻未见。
正在他失望之际,只见一个孩童走了过来,问:“你在找闻仙人吗?”
二郎一惊,怎么一个孩童都知道闻仙人?
忙答是。
那孩童说:“见仙人必须要两件礼物。”
二郎一听,直呼大意,拜师礼怎么忘了准备?
便问孩童说哪两件,自己下山准备。
那孩童说:“山下不一定有,要的是八十岁以上老人亲手纳的鞋子和那行过千里路的青枣。”
二郎一惊,从包里拿出老奶奶送的鞋子,和那小贩送的枣子。
孩童哈哈大笑,现出闻道人本来面目。
闻道人看着二郎,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二郎道:“无名无姓,都称呼我为二郎。”
闻道人微微点头,说道:“你既与我有缘,可随我修行。但我不收徒,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