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如果刘禅穿越成赵构,会变成什么局面?(5 / 9)

的理解,在几个关键点上描述了……

对……

应该就是这样!

一念至此,秦镇终于开口了……

“想要讲清楚这个题,首先,就得讲一讲赵构都干了些什么事!”

“唯有把赵构干的事情讲清楚了,才好说这一题!”

“首先,靖康二年,五月初一日,赵构在应天府登坛祭天,然后在府衙正厅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

“五月初五,赵构重新启用李纲,并命为右相,同时,借李纲作为抗战派大臣的声望,任命许多主战派的大臣为各统制官等。”

“然而,对待金国,他还是采取妥协路线。”

“五月初九,任命使臣去议和,还让张邦昌写信,表示愿意像靖康怨念的议和那样,以黄河为界,划江而治!”

“六月初一,李纲抵达应天府,见到赵构之后,就强调守城,同时,李纲举荐的宗泽等人,也被赵构启用,同时,对待张邦昌,李纲提议从重处罚,于是,张邦昌就被贬,不就后就赐死!”

“表面上来看,赵构的确有一派明君的作风。”

“他重用李纲,宗泽等主战派,还声称: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金人决战。”

“然而,实际上,他暗地里却听从黄潜善和汪伯彦的意见,打算“巡幸东南”,说白了,就是不想打,想跑路,划江而治。”

“关于这一点,李纲不知道,等到七月十七日下诏的时候,李纲都蒙了!”

“你前脚说要亲督六师,后脚就跑路东南?”

“李纲苦苦劝说,然而,赵构就是不为所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八月初五,为了安抚李纲,让他放弃定都中原的主张,就任命李纲为左相!”

“同时,他还任命黄潜善为右相,汪伯彦为知枢密院事,也就是说,此时的妥协派,实际掌控着军政大权。”

“之后,黄潜善和汪伯彦又指使御史弹劾李纲,并且罗列出十条罪状!”

“赵构就这么看着。”

“哪怕这些罪状都是无稽之谈,哪怕这些罪状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可在没有赵构的支持下,在八月十八,李纲就只能致仕。”

“在听到李纲被罢免之后,太学生,乡贡进士等都上疏抗议,怒斥黄潜善和汪伯彦误国,希望赵构继续走李纲的抗战路线,图谋恢复社稷,并且应回二圣。”

“赵构大怒,直接把太学生与乡贡进士给处死。”

“此后,再没有任何阻力,赵构成功在十月初一南下,十月二十七,暂时停在扬州。”

“而留守开封的宗泽,一面联结河北义兵抗金,一面连续二十多次上书赵构,请求返回东京,以图恢复,但赵构始终不为所动!”

“而李纲被罢免之后,赵构又让黄潜善为右相,汪伯彦为左相,在汪、黄二人的建议下,赵构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加强军备,收复失地,而是继续向金人乞和。”

“建炎元年十一月,使者回国,带来两个消息,金人索要难逃的三镇人,西夏索要宋朝自熙河开边以来所拓展的疆土!就这么两个消息,其余的,一无所有。”

“建炎二年,四月,继续向金求和,金太宗不仅不接受,反而发动南侵。”

“同年冬,金军分三路大军南侵。”

“前线无力抵抗。”

“建炎三年,正月二十七,金军攻占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同时进入淮东地区,进犯泗州。”

“此时,因为朝政大全都掌控在汪黄二人手中,赵构甚至都不知道前线的军情。”

“同时,汪黄二人,还建议赵构,极速派遣使者,前往金营求和。”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