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诸天问答第二期·第三题,后世对宋朝皇帝的评分!(3 / 6)

……

同一时间,大宋太宗时空。

“胡说八道!放屁!简直是放屁!臭不可闻!”此时的赵光义,脸色那叫一个难看。

嗯……

虽然高粱河之战,他已经经历过了。

虽然,那的确是事实。

但是……

这高粱河车神的名头,他怎么听,怎么感觉不顺耳。

每说一声,就感觉是在对他的挖苦。

艹了……

朕这个太宗就这么没有面子的吗?

朕是太宗!

难道不能说明朕的功绩吗?

虽然没能收服燕云十六州,但朕统一了中原。

二哥好几次拿不下的伪汉,被朕拿下了!

二哥没做到的事情,全都被朕做到了。

难道这还不是功绩?

嫉妒!

对!

这些家伙就是嫉妒!

就是看朕太优秀了,所以就抓住朕的这一点不放,使劲儿的黑!

呵……

小黑子是吧?

哼,全都是小黑子!

……

同一时间,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继续开口道……

“之所以说这高粱河之战……主要也是因为这一战,才让赵光义开始了重文抑武的开端。”

“而这,就不得不说赵德昭了!”

“赵德昭,是赵匡胤之子。”

“赵匡胤长子早夭,而赵德昭,就成了赵匡胤的长子。”

“而赵匡胤之所以没有传位给赵德昭。”

“有一种说法是,又一次,赵匡胤去看望母亲,也就是杜太后。”

“杜太后询问赵匡胤,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可以得到天下吗?”

“赵匡胤说,是祖宗保佑。”

“但杜太后却说,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幼,主少国疑,才让你黄袍加身!所以,以后传位,就应该传位给赵光义,这样,大宋的江山才能永固!”

“赵匡胤答应了。”

“后来,杜太后还专门起草了盟约,藏在金匮之中。”

“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且不说这金匮之盟的真假,反正就是,赵光义当上了皇帝。”

“而高粱河之战,因为赵光义跑的不见人影。”

“众将领群龙无首,以为赵光义战死沙场,于是乎,就想要拥立赵德昭为帝!”

“等赵光义都跑过涿州了,才听到诸军据守涿州,而且,还听到了那些武将们要立赵德昭一事,他这才跳出来,下令班师回朝!”

“虽说这件事,这些武将们做的的确有些不妥,毕竟,在不知道皇帝生死的情况下,就拥立赵德昭为帝,属实有些造反的嫌疑了。”

“但是,这也不能怪那些武将们,毕竟,他们都不知道赵光义跑哪去了,更不知道皇帝是不是还活着,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而且,在得知赵光义并没有死,他们就立刻放弃了原计划。”

“其实光从这一点看来,宋朝的国情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武将们知道拥立赵德昭,而不是自己选人,在得知赵光义没死后,又能直接放弃,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但是,赵光义不爽了,他认为,武将的权利还是有些大,需要再一次削弱。”

“高粱河之战后,赵光义开始了改革宋朝的官制。”

“他罢免了节度使,让节度使在宋朝彻底虚化。”

“同时,他还大兴科举,赵光义继位之后的第一次科举,参与人数就是赵匡胤时代的两倍之多!”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