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芝带着侄子赵大山、赵抗战和赵胜利,拎着从山上辛苦采摘来的大枣、山楂和野柿子,高高兴兴的直奔收购站。
收购站里,工作人员看到那一袋饱满的大枣,眼中露出欣喜,毫不犹豫地给出了一个好价钱,全部收下。
然而,当目光转向山楂和野柿子时,他们却摇了摇头。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山楂虽有开胃的功效,可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哪还有心思吃山楂开胃,更何况它主要是用于入药,而药房也只是少量收购。
像一般的收购站也是不收的。
至于野柿子,更是无人问津,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哪有余钱去买这等零嘴。
赵大山和赵抗战望着没有被收购的山楂和野柿子,眉头紧锁,满脸的失落,闷着头走出了收购站。
赵胜利倒是一脸的不在意,笑着安慰两人:“哥,别愁眉苦脸的,这些山楂咱们回去晒成山楂干,下次来了,再去药房问问,说不定就收了。
再说了,这些东西都是咱们从山上找来的,又没花什么本钱。野柿子嘛,留着自家吃就是了!”
赵大山和赵抗战听了,虽心里还是觉得可惜,但也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几人回到四合院,赵凤芝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两毛钱,递给了阎解放兄弟俩。
两个小家伙高兴得又蹦又跳,赵凤芝也没忘了嘱咐两人道:“你们可得好好保管这两毛钱,别到时候三大妈不知道,说我没给你们!”
阎解放兄弟二人连连保证,一定会把钱交到三大妈手里,赵凤芝这才放心。
处理好这些事情后,赵凤芝才回屋拿了衣服,锁好门,跟着几个侄子坐上了驴车,朝着广安门大街的方向驶去。
出了四九城,沿着蜿蜒向前的道路往房山的方向走,赵凤芝满心欢喜与期待。
想当年,她离开家乡一走多年,这些年都未曾好好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
现在能回家住上一段时间,此刻,她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赵抗战和赵胜利一左一右坐在姑姑两旁,欢快地说着话,赵大山也时不时插上一嘴,一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驴车缓缓前行,车辙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仿佛也在记录着他们的归心似箭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村口的老树下,赵老三和赵老六两位老人并肩而坐。
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出村的那条唯一的路,期盼着那辆载着亲人归来的驴车。
赵老三悠然地靠在大树下,脸上挂着一抹笑意,神态轻松。
赵老六却焦急地站了起来,在原地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几个臭小子,按说也该回来了,怎么这个点还没回来?”
赵老三呵呵一笑,说道:“我说老六,你就别着急了,他们几个能耽误吗?他们就是去接凤芝,你别太着急了,看你急的样子。”
赵老六长叹一声,停下脚步,说道:“三哥,不是我着急,凤芝离开家这些年,在外受的苦可不是一点半点。
她又是个心善的孩子,这些年没少帮扶家里。得亏如今胜利跟抗战,有良心,能想着把她姑姑接回来,我是真心欣慰呀。”
赵老三微微颔首,说道:“老六,你就放心吧。你们家这俩孩子,这俩孙子可跟别人不一样,尤其是胜利,难道你没看出来?
他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一言一行里透着都是灵性。你就放心吧,这个孩子我看好了,错不了!”
赵老六听了,脸上的焦虑稍稍缓和了些,眼中却仍透着急切。
“三哥,你是不知道,我这心里头啊,就盼着凤芝能快点到家,好一家人团聚团聚。
胜利这孩子是不错,可我这当爷爷的,还是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