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宇文邕有耐心,对于宇文护这个权臣,他忍耐了十二年,天下还有他不能忍的事情么?
早在567年,卫元嵩向宇文邕进言:“国治不在浮图。唐虞无佛图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大周启运,远慕唐虞之化,宜遗齐梁之末法。佛以大慈为本,安乐含生。故嵩请造延平大寺,容贮四海万姓,不偏立曲见迦蓝,偏安二乘五部。夫延平寺者,无间道俗,罔择冤亲。以城隍为寺塔。即周主是如来,用郭邑作僧坊,和夫妻为圣众,推令德作三纲,尊耆老为上座,选仁智充职事,求勇略作法师,行十善以伏未宁,示无贪以断偷劫,是则六合无怨纣之声,八荒有歌周之咏。飞沈安其巢穴,水陆任其长生。嵩旨在扩充佛之慈心,惠及黎庶。不偏于僧徒,不立曲见迦蓝。所上书中有十五条,俱本此意。其言特并重治道,请上追古代圣王。”
大意如下:治理国家不在于佛教,唐虞没有佛教国家安定,南梁大兴佛教而灭亡,大周应该追慕唐虞而舍弃南梁;佛教本意是大慈大悲,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不能仅仅限于寺庙之中的那些僧尼;陛下您就是如来,应该以城池为寺庙,以夫妻为僧众,以德行为戒律,将普通众生推行到底,惠及天下黎庶,不要偏爱僧尼。
可以说,卫元嵩的推论无懈可击。你佛教不是提倡普度众生么,那现在圈地占地,和天下人争夺财富和人口,这算哪门子普度众生?就应该毁寺灭僧,让天下苍生都感受到佛的慈爱。
卫元嵩曾经是僧人,但生性豪迈不羁,一直被同行瞧不起,他觉得这些同行道貌岸然、贪得无厌,一气之下还了俗,而且还和道士张宾走得很近,二人经常在宇文邕面前诋毁佛教,鼓动宇文邕灭佛。
那时候正值宇文护权势熏天之际,宇文邕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只是暗中和二人讨论,美其名曰学术交流。此后的几年,宇文邕先后七次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辩论儒释道三教先后,每次都有激烈的辩论,以王褒、庾信为儒学代表,以张宾、卫元嵩为道学代表,以甄鸾、道安为佛学代表,三派人辩来辩去莫衷一是。
宇文邕也不表态,让韦夐分析三教的优劣。韦夐认为三教殊途同归,都是劝人向善的,于是写了《三孝序》进献,宇文邕大加赞赏。
宇文护死后,宇文邕决定要让儒释道三家分出次序了。在573年十二月初二,宇文邕亲临大德殿,他没有公开表示要罢黜佛教,只是在大家辩论完后,拿着《礼记》开始讲解,然后以皇帝的权威确立以儒教为第一,道教其次,佛教最后。
宇文邕的这一行为,引起了道教、佛教二者的不满,二者逐渐从辩论演变为公开指责、抨击和谩骂。
五月十七,宇文邕打算最后再来一次大辩论。这一次规模很大,宇文邕亲临太极殿主持佛道辩论会。甄鸾专门写了《笑道论》在辩论会上阐述观点,表示了对道教的蔑视和嘲笑,充满了人身攻击,把那些道教信徒们说得哑口无言。说罢,甄鸾把《笑道论》进献给宇文邕,宇文邕表示论事不论人,很生气,直接把《笑道论》给扔火里烧毁了。
宇文邕看了看张宾,心说,你可要给我长长脸,现在该你反驳了。张宾开始谈论卫元嵩那一套道理,说佛教贪得无厌、侵吞财物,僧人智炫从容镇定,说道教消极避世,于家国无益处。慢慢的,张宾开始处于下风,所持观点被智炫各个击破。眼看自己阵营快不行了,宇文邕出来拉偏架,质问智炫:“佛祖确实是功德无量,可寺庙那些僧人是真心向佛么?他们收刮寡民脂民膏,这是败坏佛门!”
智炫被问到了痛处,一时语塞,竟然恼羞成怒:“如果说寺庙败坏佛门,那道观也不干净,他们表面清静无为,实际上包藏祸心,汉末的张角便是如此!”
好家伙,智炫直接给道家扣了造反这么大一个帽子,当场就炸了锅,双方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