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宵衣旰食(6 / 11)

陛下,太子也是一片赤诚之心,都是为了大梁的中兴,天地可鉴!”说完,蔡大宝跪下了。蔡大宝现任军师将军、太子少傅,也就是萧岿的老师。群臣一看,也跟着下跪,为太子说好话。萧詧一直以来礼贤下士,从不沉迷酒色,平时的吃穿用度都很节俭朴素,在军民之中有很好的口碑,他的才情不在父亲萧统之下。

萧詧本来就是自己气自己,看大家这副精诚团结的样子,也不再生气,口中开始吟诵起《愍时赋》中的几句来:“望否极而云泰,何杳杳而无津。悲晋玺之迁赵,痛汉鼎之移新。无田范之明略,愧夷齐之得仁。”

萧詧《愍时赋》和庾信的《哀江南赋》都是赋史,全面展现了南梁国破家亡的时代变迁,抒情和叙事都堪称完美,这里有必要全文摘录:

“嗟余命之舛薄,实赋运之逢屯。既殷忧而弥岁,复坎壈以相邻。昼营营而至晚,夜耿耿而通晨。望否极而云泰,何杳杳而无津。悲晋玺之迁赵,痛汉鼎之移新。无田、范之明略,愧夷、齐之得仁。遂胡颜而苟免,谓小屈而或申。岂妖沴之无已,何国步之长沦。

继续阅读

“恨少生而轻弱,本无志于爪牙。谢两章之雄勇,恧二东之英华。岂三石于杜鄠,异五马于琅邪。直受性而好善,类蓬生之在麻。冀无咎而沾庆,将保静而蠲邪。何昊穹之弗惠,值上帝之纡奢。神州鞠为茂草,赤县绕于长蛇。徒仰天而太息,空抚衿而咨嗟。

“惟古人之有怀,尚或感于知己。况托萼于霄极,宠渥流于无已。或小善而必褒,时片言而见美。昔待罪于禹川,历三考而无纪。获免戾于明时,遂超隆于宗子。始解印于稽山,即驱传于湘水。彼南阳之旧国,实天汉之嘉祉。既川岳之形胜,复龙跃之基趾。此首赏之谬及,谓维城之足恃。值诸侯之携贰,遂留滞于樊川。等勾践之绝望,同重耳之终焉。望南枝而洒泣,或东顾而潺湲。归欤之情何极,首丘之思邈然。

“忽值魏师入讨,于彼南荆。既车徒之赩赫,遂一鼓而陵城。同寤生之舍许,等小白之全邢。伊社稷之不泯,实有感于恩灵。矧吾人之固陋,迥飘薄于流萍。忽沉滞于兹土,复期月而无成。昔方千而畿甸,今七里而盘萦。寡田邑而可赋,阙丘井而求兵。无河内之资待,同荥阳之未平。夜骚骚而击柝,昼孑孑而扬旌。烽淩云而迥照,马伏枥而悲鸣。既有怀于斯日,亦焉得而云宁。

“彼云梦之旧都,乃标奇于昔者。验往记而瞻今,何名高而实寡。寂寥井邑,荒凉原野。徒揄扬于宋玉,空称嗟于司马。南方卑而叹屈,长沙湿而悲贾。余家国之一匡,庶兴周而祀夏。忽萦忧而北屈,岂年华之天假。

“加以狗盗鼠窃,蜂虿狐狸。群圉隶而为寇,聚臧获而成师。窥觎津渚,跋扈江眉。屡征肇于殷岁,频战起于轩时。有扈兴于《夏典》,《采芑》着于《周诗》。方叔振于蛮貊,伯禽捷于淮夷。在逋秽其能几,会斩馘而搴旗。彼积恶之必稔,岂天灵之我欺。交川路之云拥,理惆怅而未怡。”

次日,萧詧背上的痈疽恶化,一病不起,进入了弥留之际。萧岿、蔡大宝、王操等显贵都跪在萧詧的卧室里,神情凝重。萧詧开始向萧岿交代后事:“朕死后,太子即位。蔡敬位(蔡大宝)忠诚为国,有孔明之才;王子高(王操)谦恭谨慎,长于用兵,是我大梁的长城,太子你必须重用二人。其余人等,你要选贤任能,擦亮眼睛。”

“父皇,儿臣牢记!”萧岿泪如如下。

“诸位大臣,我们国小民弱,只能精诚团结,一致对外才能渡过难关。虽然寄人篱下心有不甘,但只有如此,我大梁才能延续血脉,你们一定要委曲求全,谨慎侍奉周国。朕也是不得已呀!”萧詧说完这一段,开始吐血。

群臣都哭了。

最后,萧詧用尽力气仰天长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