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王僧辩和陈霸先二人算是齐心协力的革命同志,为何陈霸先要反咬一口,太不够意思了吧?二人一开始就是合作关系,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只不过王僧辩的官爵比陈霸先高一些。王僧辩是贵族出身,树大根深,实力雄厚;陈霸先是草根出身,一切资源全靠自己挣来的。二人有着本质区别,可以说,决裂是迟早的事情。
在黑暗森林里,要么被对方杀死,要么杀死对方,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陈霸先当然不是南梁的忠臣,不是对萧绎、萧方智忠心耿耿,也不是一心就想要搞事情称王称霸,不过是顺势而为、朝着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走罢了。乱世之中要想搞出名堂,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陈霸先深谙此理,主动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无论是在广州、交州平叛,还是从岭南北上杀出重围,或者是进攻侯景、王僧辩,这每一步,陈霸先都展示出了一种主动作为、不甘人后的形象,他太想翻身做主、改变命运了。陈霸先很好地给我们诠释了草根逆袭的故事。
建康城破之日,杜龛、张彪、徐嗣徽、王僧智等人鞭长莫及,王僧辩的部将中,只有程灵洗、周铁虎二人距离最近,二人来到石头城下时,大势已去,苦战无果。程灵洗和周铁虎背对着背,被敌军包围在中间,程灵洗问道:“老周,现在咋办?”
周铁虎说:“之前我跟着岳阳王(萧詧)的时候,被王僧辩击败,投降了王僧辩;现在被陈霸先击败,一样可以投靠陈霸先。看我的。”说罢,周铁虎故技重施,大喝一声:“陈将军不想成就霸业么?为何杀掉壮士?”
说罢,只见士兵让出一条道路,走出一人,正是陈霸先。猛男谁不喜欢?更何况求贤若渴的陈霸先。陈霸先接受了二位的投降,给他们加官进爵。
九月二十九日,萧渊明被迫退位。十月初二,萧方智重新被陈霸先拥立为帝,萧方智给文武百官加官进爵,陈霸先则继承了之前王僧辩的地位,被封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周弘正、徐陵等人又转而依附陈霸先,陈霸先也正好需要这些文人领袖和世家大族给自己撑场面。
继续阅读
之前反对搞事的杜棱,这时候才被释放,杜棱对陈霸先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后更加死心塌地跟着陈霸先。
萧渊明是北齐拥立的,现在被赶下台,总得给北齐一个说法,怎么办呢?蔡景历建议,把脏水泼在王僧辩身上。于是,陈霸先写国书告诉高洋:“王僧辩阴谋造反,所以把他杀了。希望齐梁两国永结同心,梁国愿意继续侍奉齐国。”
当然,像陈霸先这种一路打拼过来的创业者,是不甘于屈居人下的,对齐国的屈从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可恶,陈霸先恶人先告状,把萧渊明给换了,这不是藐视大齐么?”高洋收到国书后,召集群臣商议。段韶轻蔑地说:“我早就知道,陈霸先会有这么一天,陛下,陈霸先今后可能成为我们的劲敌。”
“那现在怎么办?”
“讲和不过是暂时的,咱们可以将计就计,随机应变。王僧辩一死,他的旧部必定不服,必定会和陈霸先展开恶战,到时候咱们再坐收渔利。”段韶说。
“好,就这么办。”高洋很高兴。
于是,北齐派出司马恭和南梁的徐陵,在历阳缔结合约。
正如段韶所言,王僧辩的死讯传开,他的亲朋故旧们纷纷站出来,表示要弄死陈霸先。尽管陈霸先在檄文中说了要赦免他们,他们根本不买账。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女婿杜龛,杜龛在吴兴郡举起复仇大旗,开始攻城略地。王僧智、张彪等人紧跟杜龛步伐,开始搞事。徐嗣徽、任约二人干脆献出谯州、秦州投降了北齐。徐嗣徽是王僧辩的外甥,老革命任约为何要与陈霸先对着干?任约当初兵败后,萧绎